×

小米跟谁合作生产汽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21:33:33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生产合作主要围绕代工制造供应链整合展开,涉及多家企业的深度协作。以下是其核心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的详细解析:

一、整车制造合作:以代工为主,自建为辅


1. 北汽集团(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 核心角色:小米汽车的主要代工厂,负责小米 SU7 等车型的生产制造。
  • 合作依据:工信部公告显示,小米 SU7 的生产企业为 “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这一信息在多个权威媒体(如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网)中被确认。
  • 合作内容:北汽提供成熟的生产线和制造经验,小米负责产品设计、研发及市场推广。例如,小米 SU7 的车身零部件、注塑模具等由北汽模塑、海泰科等供应商提供。

2. 自建工厂(北京亦庄工厂)


  • 产能布局:小米在北京亦庄自建了年产能 15 万辆的工厂,2024 年 3 月投产,二期工厂于 2025 年 7 月投产,总产能提升至 30 万辆。工厂采用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关键工艺自动化率达 100%,每 76 秒可下线一台车。
  • 技术优势:小米自研了 “泰坦合金” 材料和大压铸岛集群技术,实现车身一体化压铸,提升生产效率和车身强度。工厂还配备 2.5 公里测试跑道,支持全场景测试。

二、供应链深度合作:覆盖核心零部件与技术


1. 电池与电驱系统


  • 宁德时代:独家供应小米 SU7 Max 的三元锂电池,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技术,支持快速充电。此外,宁德时代与小米、北汽蓝谷合资成立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电芯工厂,保障电池供应。
  • 比亚迪(弗迪电池):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覆盖小米 SU7 标准版和 YU7 等车型,成本优势显著。
  • 汇川技术:供应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适配小米 SU7 高性能车型,如 SU7 Max/Pro 和 YU7。

2. 智能座舱与底盘


  • 德赛西威:提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与高通 8295 芯片深度适配,优化人机交互体验。
  • 拓普集团:供应空气悬架系统、底盘部件,单车供应价值达 5000-8000 元。
  • 保隆科技:独家供应胎压监测系统(TPMS),并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整合。

3. 零部件与材料


  • 华域汽车:提供车身零部件、座椅、车灯等,覆盖小米 SU7 全系列车型。
  • 蓝思科技:供应中控屏、仪表盘等玻璃组件,采用曲面屏和防眩光技术。
  • 星源卓镁:开发镁合金支架产品,实现轻量化设计。

三、生态与技术合作:推动智能化与补能网络


1. 充电补能网络


  • 18 家运营商联盟:小米与特来电、星星充电、国家电网等头部运营商合作,接入超 126 万根充电桩,覆盖全国 360 座城市及 6221 个服务区。用户可通过小米充电地图实时查询桩位状态、功率及费用,并支持即插即充。
  • 蔚来、理想、小鹏:与新势力车企合作,共享充电桩资源。例如,14000 + 蔚来充电桩已接入小米充电地图,支持扫码充电。

2. 智能驾驶与芯片


  • 地平线:联合开发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支持 L2-L4 级自动驾驶。
  • 寒武纪:合作研发车规级 AI 芯片,提升自动驾驶算力。
  • 禾赛科技:供应激光雷达,用于小米 SU7 Ultra 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3. 跨界合作


  • 赛轮集团:合作开发 PT01 赛道高性能轮胎,适配小米 SU7 Ultra,提升抓地力和操控性。
  • 哈工智能:提供智能产线解决方案,优化工厂生产效率。

四、争议与澄清:代工合作的 “传闻” 与官方回应


  1. 江淮汽车:曾有传闻称江淮将代工小米汽车,但小米官方多次否认,强调 “未与江淮就造车代工进行过任何商议”。江淮作为蔚来、大众的代工厂,虽具备经验,但目前未参与小米汽车生产。
  2. 一汽、长安汽车:小米与一汽在智能驾驶技术上有合作(如一汽富维供应座椅),与长安成立合资公司 “小米之家汽车”,但均未涉及整车生产,更多是技术或品牌层面的合作。

总结:合作模式的核心逻辑


小米汽车的合作策略可概括为 **“代工 + 自建 + 生态整合”**:
  • 代工:借助北汽等传统车企的制造能力快速量产,降低初期投入风险。
  • 自建:通过北京工厂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能可控性和产品品质。
  • 生态整合:联合供应链、充电运营商及科技企业,构建从生产到服务的全产业链生态。

这种模式既发挥了小米在智能科技和生态运营上的优势,又规避了传统车企在制造环节的短板,为其快速切入汽车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