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造车跟谁合作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21:33:20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造车的合作网络覆盖了从核心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产业链,以下是关键合作领域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技术研发:构建智能汽车 “大脑”


  1. 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
    • 激光雷达与感知系统:禾赛科技为小米 SU7 Ultra 提供 AT512 激光雷达,配合地平线征程 6 芯片,实现纯视觉与激光雷达的异构冗余感知。
    • 算法与中间件:中科创达提供智能驾驶中间件 “魔方”,提升算法迭代效率;商汤科技的 AI 大模型技术赋能小米 SU7 的语音交互、多模态座舱等功能,例如 “小爱同学” 的连续对话和 AI 闲聊能力。
    • 测试与数据标注:光庭信息(ASPICE CL3 认证)和慧博云通(小米持股 6.25%)分别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服务和数据采集标注,覆盖功能验证、场景仿真及隐私化处理。

  2. 电池与动力系统
    • 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弗迪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珠海冠宇、蜂巢能源等,形成双供应商策略,确保产能稳定。
    • 电机与电控:汇川技术联合研发高功率驱动电机(如 V6s/V8s),联合电子供应电机控制器,威孚高科参与电控系统开发。


二、生产制造:自建工厂与代工并行


  1. 自建超级工厂
    • 北京亦庄基地:总投资 630 亿元,一期年产能 15 万辆,二期规划 30 万辆,2024 年 6 月开启双班生产,2025 年全面开放参观。
    • 供应链整合:大族激光焊接机器人、先导智能装配线提升车身焊点合格率至 99.97%,国产 T800 级碳纤维材料降低成本 60%。

  2. 代工合作探索
    • 早期洽谈:曾与江淮、奇瑞、北汽蓝谷等车企接触,其中北汽蓝谷一度被视为潜在代工方,但 2024 年小米获得独立造车资质后,代工需求减弱。
    • 富士康与长城汽车:市场传闻富士康参与智能化组件生产,长城汽车提供整车制造经验,但未获官方确认。


三、供应链合作:全球化资源整合


  1. 核心零部件
    • 底盘与悬挂:拓普集团供应空气悬挂,华域汽车提供内饰件、传动轴,银轮股份独家供应热管理产品。
    • 芯片与传感器:英伟达 Orin 芯片支持高阶智驾算力,黑芝麻智能布局跨域融合芯片,博世提供 ABS、CDC 减震器。

  2. 材料与工艺
    • 轮胎:赛轮集团联合开发赛道高性能轮胎 Podium Track PT01,对标倍耐力 P-Zero,推动国产轮胎高端化。
    • 轻量化:21 处可选碳纤维部件源自国产 T800 级材料规模化生产,成本较进口降低 60%。


四、生态与销售:打通 “人车家” 闭环


  1. 充电网络
    • 与新势力合作:接入蔚来 1.4 万个、小鹏 9000 个、理想 6000 个充电桩,支持小米 APP 扫码充电和即插即充,缓解补能焦虑。

  2. 销售渠道
    • “1+N” 模式:“1” 指 29 个头部城市自建交付中心(如北京工厂旁的销交服一体店),“N” 包括与百强经销商合作的 2S 店、小米之家科技生态融合店,覆盖主流商圈和商超。

  3. 跨界联动
    • 音乐娱乐:酷狗音乐提供车载杜比全景声服务,与小米澎湃 OS 深度整合,打造沉浸式体验。
    • 智能家居:小米生态链产品(如米家空调、空气净化器)预装或兼容车载系统,实现跨设备联动。


五、战略意义:中国产业链的 “10→N” 裂变


小米造车的合作模式体现了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成熟:
  • 技术自主化:自研电机、电池 PACK、HyperOS 车控系统(电驱响应 50μs 级)。
  • 供应链国产化: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禾赛科技等本土企业占据核心地位,替代外资品牌。
  • 生态协同:通过投资(如黑芝麻智能)、合资(如北京时代新能源科技)和战略合作(如商汤、中科创达),构建开放生态。

未来,随着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投产和全球市场拓展,其合作网络可能进一步向海外延伸,例如与欧洲车企在电池、智能驾驶领域的深度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