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是和谁合作造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21:33:13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在造车领域的合作布局呈现出多元化和深度协同的特点,覆盖了从核心技术研发到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以及生态整合的全链条。以下是其主要合作伙伴及合作模式的详细解析:

一、核心技术与供应链合作伙伴


  1. 宁德时代(CATL)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小米的合作最为深入。双方联合开发了800V 高压快充技术超电子通路技术,使得小米 SU7 Ultra 在纽伯格林北环赛道刷新了四门电动车最快圈速纪录(6 分 46 秒 874)。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提供三元锂电池,并在 2024 年 5 月与小米、北汽海蓝芯、京能科技共同成立北京时代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后更名为 “时代北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电池制造和技术研发,注册资本达 10 亿元。这一合资公司不仅保障了小米汽车的电池供应稳定性,还推动了电池技术的迭代创新。
  2. 比亚迪
    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低配版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覆盖入门级车型。这种技术适配性强的合作模式,帮助小米实现了不同价位车型的市场覆盖。
  3. 百度
    百度与小米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百度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为小米汽车提供技术支持。双方合作开发的智能驾驶系统已应用于小米 SU7 系列,支持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和自动泊车等功能。此外,百度还参与了小米汽车的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和车联网服务。
  4. 华测导航
    作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企业,华测导航与小米、百度合作,为小米汽车提供实时定位服务自动驾驶算法优化。其技术应用于小米 SU7 的 L2 + 级自动驾驶系统,提升了车辆的定位精度和行驶安全性。

二、传统车企与制造合作伙伴


  1. 一汽集团
    小米与一汽在智能汽车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展开合作。一汽作为传统车企,为小米提供了整车工程开发供应链管理经验。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为奔腾 T77(2018 年),但当前合作更聚焦于小米自有品牌车型的研发。此外,国机汽车参与了小米北京智能制造基地的建设,并负责物流运输,助力小米汽车的量产进程。
  2. 阿尔特
    阿尔特作为独立汽车设计公司,主导了小米首款 SUV 车型(内部代号 MX11)的平台开发。双方联合研发的全域 800V 碳化硅平台提升了充电效率 15%,并计划于 2025 年 Q2 量产。小米通过投资阿尔特子公司(如南京研究院),强化了智能驾驶与三电系统的研发能力。

三、智能生态与零部件供应商


  1. 高通
    小米 SU7 智能座舱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多任务处理和 AI 语音交互,算力领先行业水平,确保车机系统的流畅性。
  2. 禾赛科技与速腾聚创
    这两家激光雷达供应商为小米汽车提供关键传感器,支持其高阶自动驾驶功能。禾赛科技的 AT128 激光雷达已应用于小米 SU7 Ultra,实现了 300 线的超高分辨率。
  3. 拓普集团与模塑科技
    拓普集团供应小米汽车的空气悬架系统,而模塑科技参股公司北汽模塑则提供保险杠等车身装饰件。这些合作提升了小米汽车的底盘性能和外观品质。
  4. 富特科技与卡倍亿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富特科技为小米汽车提供高压线束产品,卡倍亿则供应汽车线缆,两者均深度参与小米汽车的供应链体系。

四、充电网络与服务合作


  1. 18 家充电运营商与 “蔚小理”
    小米与特来电、星星充电等头部运营商,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合作,整合了超 126 万根充电桩,覆盖全国 360 座城市及 6221 个服务区。用户可通过小米充电地图实时查看桩位状态,并享受即插即充、扫码支付等服务,显著缓解了充电焦虑。
  2. 宁德时代与 Stellantis 合资公司
    宁德时代与 Stellantis 在西班牙成立合资公司,建设电池工厂,未来将为小米汽车的欧洲市场提供本地化电池供应,支持其全球化战略。

五、战略投资与生态整合


小米通过投资布局了多个汽车产业链环节,包括比亚迪半导(车规级芯片)、裕太微(车载以太网芯片)、纵目科技(自动驾驶算法)等。这些投资不仅强化了小米在关键技术领域的话语权,还通过生态链企业的协同效应,加速了智能汽车生态的构建。

总结:合作模式的特点


小米的合作策略呈现出 **“核心技术自研 + 生态链协同 + 行业巨头绑定”** 的特点:
  • 技术深度绑定:与宁德时代、百度等企业的联合研发,确保了电池和智能驾驶技术的领先性。
  • 供应链垂直整合:通过投资和合资公司,控制核心零部件的供应稳定性和成本。
  • 生态跨界融合:将小米在 IoT 领域的优势(如米家智能家居)与汽车场景结合,打造 “人车家全生态”。
  • 全球化布局:通过与国际企业的合作(如宁德时代与 Stellantis),为海外市场拓展铺路。

这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使小米汽车在短时间内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并在 2025 年实现了销量突破 30 万台的目标。未来,随着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小米的合作网络有望进一步扩展,推动其成为全球智能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