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成立时间可从多个维度进行梳理,其核心实体公司的注册与业务发展呈现出清晰的时间线:
一、核心实体公司的成立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小米集团旗下负责整车制造的主体公司,于2021 年 9 月 1 日正式注册成立。该公司注册资本高达 100 亿元,法定代表人为雷军,注册地位于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举措标志着小米造车计划从战略规划进入实质性落地阶段。
二、关联公司的设立
在核心实体公司成立后,小米又于2021 年 11 月 18 日注册成立了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注册资本 10 亿元,同样由雷军担任法定代表人,业务范围涵盖新能源车整车制造、技术研发等领域。虽然两家公司名称相似,但定位有所不同:前者更侧重整车制造,后者可能涉及技术研发或供应链管理。
三、关键时间节点回顾
- 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集团董事会正式批准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立项,雷军在发布会上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汽车行业,计划未来十年投入 100 亿美元。
- 2021 年 4 月 1 日: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申请注册 “小米汽车” 商标,启动品牌布局。
- 2021 年 9 月 1 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 100 亿元,雷军亲自掌舵。
- 2021 年 11 月 27 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小米签订合作协议,确认小米汽车落户北京经开区,工厂规划产能达 30 万辆 / 年。
- 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首款车型 SU7 正式发布,同年 4 月开启交付,标志着小米汽车从成立到量产仅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四、组织架构与业务进展
小米汽车采用 “双总部” 模式,北京经开区为研发与制造中心,上海则设立自动驾驶研发中心。截至 2025 年,小米汽车已形成覆盖研发、生产、销售的完整体系:
- 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达 240 亿元,2025 年智能驾驶研发预算增至 35 亿元。
- 产能爬坡:北京工厂实现每 76 秒下线一台整车,2024 年 11 月累计交付超 10 万辆,2025 年 3 月第 20 万辆整车下线。
- 市场拓展:国内门店数量超过 230 家,覆盖 59 个城市,并启动海外市场布局,计划 2025 年进军欧洲。
五、行业影响与战略意义
小米汽车的成立不仅是其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关键落子,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 技术整合:依托小米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积累,小米汽车将 AIoT 技术深度融入车载系统,例如 SU7 的多屏协同、智能座舱等功能。
- 价格策略:SU7 起售价 21.59 万元,以高性价比冲击中高端市场,2024 年锁单量超 7 万台,苹果用户占比达 51.9%。
- 供应链创新:与宁德时代合作成立电池公司,推动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
从成立到量产,小米汽车展现出互联网企业特有的高效执行力。其成立时间虽短,但凭借集团资源整合能力和生态协同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