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曾注册 “米车” 商标)是小米集团于 2021 年正式启动的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生态整合,打造 “好看、好开、舒适、安全” 的智能出行产品。以下是其核心信息与最新动态的全面解析:
一、核心产品与技术突破
1. 旗舰车型:小米 SU7 系列
- SU7 标准版:2024 年 3 月上市,定位中高端纯电轿车,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搭载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峰值功率 691 马力,CLTC 续航最高 80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快充,15 分钟补能 400 公里。
- SU7 Ultra:2025 年 2 月推出的性能旗舰,预售价 52.99 万元起。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V8s+V8s+V6s),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9km/h,配备赛道级碳纤维车身、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包及 AP Racing 制动系统,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纪录。
- 设计亮点:采用水滴形 ADB 大灯、360 颗超红光 LED 光环尾灯、半隐藏式门把手等未来感设计,提供海湾蓝、雅灰等个性化配色。
2. 智能驾驶与生态整合
- 智能驾驶:
- 硬件配置:SU7 Ultra 配备双英伟达 Orin X 芯片(算力 508TOPS)、激光雷达、11 颗高清摄像头及 12 颗超声波雷达,支持城市领航辅助、端到端点到点智驾(覆盖窄路、环岛等复杂场景)。
- 安全功能:新增 “误加速抑制辅助”,电池包底部采用防弹涂层,提升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
- 生态联动:
- 人车家全生态:通过小米澎湃 OS 实现手机、车机、智能家居无缝连接,支持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导航信息流转至车机等功能。
- 跨品牌兼容:中控屏支持 CarPlay,后排可连接 iPad,兼顾苹果生态用户需求。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1. 销量与热度
- SU7 标准版:2024 年交付量超 13 万台,上市 24 小时大定超 8.8 万台,刷新新势力车型预售纪录。
- SU7 Ultra:2025 年 2 月开启预订后 2 小时大定破 1 万台,以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约 26.5% 的价格实现性能参数全面超越,引发市场热议。
2. 用户评价
- 正面评价:
- 性价比:21.59 万元起售的 SU7 标准版比特斯拉 Model 3 便宜 3 万元,标配高阶智驾功能。
- 智能化体验:MIUI 车机系统流畅度获好评,语音交互支持连续对话,智能泊车功能被赞 “代客泊车般便捷”。
- 改进建议:部分用户反馈高速风噪控制有待优化,后排空间对家庭用户而言略显局促。
三、充电与售后服务体系
1. 充电网络
- 全国覆盖:截至 2025 年 1 月,“小米充电地图” 接入超 102 万根充电桩(含 80 万根直流快充桩),覆盖 365 城及 88.1% 高速服务区,支持实时查看充电桩状态、价格及占位费。
- 跨品牌合作:与理想、蔚来、小鹏等车企共享充电桩资源,提升补能便利性。
2. 售后服务
- 质保政策: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质保,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机)8 年 / 16 万公里质保,提供 7×24 小时道路救援、免费基础保养、上门补胎等服务。
- 服务网络:全国布局 70 + 城市服务中心,支持线上预约、透明化维修流程,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实时追踪服务进度。
四、全球化战略与挑战
1. 海外布局
- 欧洲市场:2026 年计划进入德国、法国,采用 “体验中心 + 线上预售” 模式,与 MediaMarkt 合作降低初期成本;波兰 KD 工厂投产后续航降低欧盟关税。
- 东南亚与中东:复制印度市场经验,与泰国、印尼洽谈本地化生产,针对中东高温环境优化电池性能。
2. 面临挑战
- 安全认证:SU7 原型车在欧洲 NCAP 侧面柱碰测试中仅获四星,需强化车身结构设计。
- 本土竞争:欧洲车企推出 2.8 万欧元平价电动车,特斯拉软件生态构成压力;中东市场需应对传统燃油车低价竞争。
五、生态链与合作伙伴
- 核心供应商:宁德时代(电池)、汇川技术(电机)、拓普集团(空气悬架)、蓝思科技(中控屏)等超 60 家 A 股上市公司参与供应链。
- 技术合作:与华为、哪吒汽车探索智能驾驶技术,与英特尔、英飞凌合作车规级芯片及碳化硅电驱系统。
总结:小米汽车的差异化竞争力
小米汽车以 “高性价比 + 生态整合” 为核心策略,通过 SU7 系列车型在性能、智能化、价格等维度形成差异化优势。其 “人车家全生态” 布局进一步巩固用户粘性,而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则标志着小米从中国市场向全球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迈进的决心。尽管面临安全认证、本土竞争等挑战,但小米凭借互联网思维与制造业效率的结合,有望在未来 5-10 年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