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小米小跑车 SC01” 的相关信息,目前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细节。结合最新行业动态和公开资料,可从以下几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品牌与研发背景
- 小米的角色定位
小米集团通过旗下投资公司顺为资本参与了小跑车项目的早期融资(2021 年、2022 年两轮),但并未直接参与产品研发或生产。小米官方明确表示,其投资行为属于财务性质,不涉及技术合作或管理介入。
- 研发主体与代工合作
- 核心团队:SC01 由汽车改装领域知名团队工匠派(创始人冯晓彤)主导设计,定位为 “纯血统运动车”,强调驾驶乐趣与轻量化。
- 生产资质:因工匠派缺乏整车生产资质,SC01 最终由江铃集团新能源代工,并于 2025 年 4 月以 “羿驰 01” 名义完成工信部申报,正式上市。
二、产品定位与技术参数
- 核心设计理念
- 极致轻量化:采用管阵式车架与碳纤维覆盖件,整备质量仅 1365kg,质心高度 380mm(接近 GT3 赛车水平),推重比达 318.7 马力 / 吨,远超同价位车型。
- 赛道化配置:
- 悬架:F1 同款推杆式悬架(水平对置减震器 + 推杆传动),提升弯道响应。
- 制动:前六后四活塞卡钳 + 350mm 通风盘,搭配米其林 Pilot Sport 4S 轮胎(可选半热熔胎)。
- 电池布局:后中置电池组(63.5kWh 三元锂),优化前后配重至 48:52。
- 动力与续航表现
- 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320kW(435 马力),峰值扭矩 560N・m,零百加速 3.9 秒,最高车速 200km/h。
- 续航能力:CLTC 工况 500km,支持 90kW 快充(30%-80% 需 35 分钟),低温加热技术提升冬季续航。
- 内饰与智能化
- 极简风格:取消中控大屏,采用实体按键 + 液晶仪表,保留机械手刹,强化驾驶参与感。
- 智能化短板:仅配备基础驾驶辅助(ABS、TCS),无高阶智驾功能,与小米 SU7 的智能座舱形成鲜明对比。
三、市场竞争与用户反馈
- 价格与竞品
- 售价:22.98 万元(2025 年 4 月上市),低于此前预售价 30 万元,主打性价比。
- 竞品对比:
- 哪吒 GT(31.88 万起):续航更长(580km),但车重 1735kg,零百加速 5.9 秒。
- 名爵 Cyberster(49.98 万起):双电机 617 马力,零百加速 3.2 秒,但价格高出一倍。
- 用户评价
- 优势:赛道级操控、轻量化设计、性价比突出,被称为 “平民超跑”。
- 争议点:智能化配置缺失、品牌认知度低、售后网络不完善。
四、量产进展与未来展望
- 量产与交付
- 2025 年 4 月 26 日正式上市,首批订单预计 2025 年第三季度交付,限量 3000 台。
- 代工方江铃集团新能源的产能爬坡情况将直接影响交付进度。
- 市场前景
- 小众市场:两门两座布局与硬核性能设计,目标用户为追求驾驶乐趣的极客群体,年销量预计不超过 5000 台。
- 技术延伸:预留燃油发动机脚位,未来可能推出燃油版或混动车型。
五、与小米生态的关联性
- 供应链协同
- 小米 SU7 的部分供应商(如宁德时代、弗迪电池)未出现在 SC01 供应链中,两车共享资源有限。
- SC01 的电池由中创新航提供,与小米 SU7 Max 版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形成差异。
- 销售渠道
- SC01 通过线上平台与途虎养车合作售后,与小米汽车的线下门店体系独立运营。
总结
小米小跑车 SC01(羿驰 01)本质是由工匠派主导、小米财务投资的小众电动跑车,其核心竞争力在于极致轻量化与赛道化调校。尽管与小米 SU7 共享资本背景,但产品定位、技术路线与用户群体差异显著。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22.98 万元的售价具备吸引力;而对智能化有较高需求的用户,更建议关注小米 SU7 或其他新势力车型。未来需持续关注其量产交付进度与市场口碑,以评估其长期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