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产业链龙头股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05:58:36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产业链的龙头股主要集中在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系统、热管理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以下结合最新市场动态和合作信息进行分类梳理:

一、电池与动力系统


1. 宁德时代(300750)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提供三元锂电池(如 101kWh 版本),并合作开发 800V 高压快充技术,其麒麟电池包支持 CLTC 续航 800 公里。2025 年小米汽车销量预计突破 30 万台,直接带动宁德时代订单放量,其在小米供应链中的技术壁垒和产能优势显著。
2. 比亚迪(002594)
旗下弗迪电池为小米 SU7 标准版供应磷酸铁锂电池,成本较三元锂低 15%-20%,适配入门车型需求。双方还联合开发智能驾驶、车载系统等领域,雷军明确表示将加大与比亚迪的合作,长期战略协同效应明显。
3. 汇川技术(300124)
子公司汇川联合动力为小米 SU7 提供驱动电机,技术适配高性能车型(如 SU7 Max),并参与自研电机研发,在动力系统领域占据核心地位。

二、智能驾驶与芯片


1. 禾赛科技(HSAI)
小米 SU7 Pro/Max 搭载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采用 “瞭望塔式” 车顶布局,探测距离 200 米,每秒输出 153 万点云数据,为智能驾驶提供关键感知支持。该雷达已获 16 家主机厂 60 个车型定点,技术领先性和量产能力突出。
2. 高通(QCOM)& 地平线
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撑小米 SU7 智能座舱交互流畅性,而地平线与大陆芯智驾合作提供智能驾驶芯片及多传感器融合系统,覆盖 L2 + 至 L4 级自动驾驶需求。
3. 德赛西威(002920)
独家供应小米 SU7 的 16.1 英寸 OLED 屏及芯片模组,深度绑定小米澎湃 OS 系统,在智能座舱硬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三、底盘与车身结构


1. 拓普集团(601689)
为小米汽车提供空气悬挂系统及底盘部件,技术适配高端车型(如 SU7 Ultra),并参与碳纤维轻量化技术研发,在底盘领域具备较高壁垒。
2. 万向钱潮(000559)
作为国内底盘系统龙头,供应悬架、制动结构件及驱动轴,同时切入智能驾驶配套领域,订单稳定性强。
3. 模塑科技(000700)
参股北汽模塑(持股 49%),供应保险杠等车身装饰件,深度绑定小米汽车量产需求,2023 年营收同比增长 13.81%。

四、热管理与精密制造


1. 奥特佳(002239)
独家供应小米 SU7 热管理系统,包括空调压缩机和流体管路,技术适配混动与纯电车型,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
2. 津荣天宇(300988)
提供电池包与车身结构件,以及热管理部件,2023 年营收 15.27 亿元,在精密金属制造领域技术壁垒较高。
3. 飞荣达(300602)
为小米汽车提供导热材料、风扇及散热模组,优化电池和电机热管理效率,合作项目逐步放量。

五、其他核心零部件


1. 华域汽车(600741)
供应座椅、车灯、传动轴等产品,2023 年营收 143.19 亿元,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综合实力领先,与小米合作覆盖多车型。
2. 中捷精工(301072)
提供减震零部件,技术适配比亚迪、小米等头部品牌,2023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 22.74%,订单可见性高。
3. 保隆科技(603197)
供应胎压监测系统和储气罐,在汽车安全部件领域市占率居前,与小米合作深化。

投资逻辑与风险提示


成长逻辑
  • 技术壁垒:宁德时代、禾赛科技等企业在核心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难以替代;
  • 订单确定性:小米汽车 2025 年销量目标明确,供应链企业产能已进入爬坡阶段;
  • 业绩弹性:轻量化、智能化部件需求增长将推动相关企业毛利率提升。

风险因素
  • 供应链波动:如电池混装策略可能引发的安全争议或供应商变更风险;
  • 市场竞争:华为、特斯拉等对手的技术迭代可能挤压小米汽车市场份额;
  • 估值压力:部分龙头股市盈率已处于历史高位,需警惕业绩增速不及预期。

建议投资者结合小米汽车量产进度、供应链技术迭代及政策支持等多维度因素,动态评估相关企业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