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数据和行业分析,小米 SU7 Ultra 自 2025 年 2 月 27 日上市以来,销量表现强劲,首月(3 月)交付量突破 3,300 辆,一季度累计销量达 3,300 辆,占小米 SU7 系列总销量的 4.3%。这一成绩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表现亮眼,尤其在一线城市和新一线城市占据主导地位。
一、销量数据与市场表现
- 首月销量分布
小米 SU7 Ultra 上市首月(2025 年 3 月)的销量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深圳以 325 辆位居榜首,北京(250 辆)、上海(247 辆)紧随其后,杭州(224 辆)、广州(201 辆)等新一线城市也表现突出。前 20 名城市中,17 个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合计销量占比超过 80%。这一现象与高收入群体对科技产品的尝鲜需求、完善的充电设施及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 一季度整体表现
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SU7 系列以 75,869 辆的成绩领跑中大型轿车市场,其中 SU7 Ultra 贡献了 3,300 辆。尽管占比相对较低(4.3%),但其单价较高(52.99 万元起),对小米汽车的营收和品牌形象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 订单与交付进展
小米 SU7 Ultra 在上市初期即展现出强劲的市场需求。2025 年 3 月 2 日,大定订单突破 1.9 万台,锁单超过 1 万台,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截至 3 月底,实际交付量为 3,300 辆,订单积压量仍较大,部分用户需等待 6-7 个月提车。
二、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产品力与定价策略
小米 SU7 Ultra 定位为高性能纯电动轿车,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续航里程达 800 公里(CLTC 工况),并配备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其 52.99 万元的起售价,精准对标传统豪华品牌(如奥迪 A6L、奔驰 E 级),吸引了大量 BBA 用户群体,其中女性用户占比约 20%。
- 技术突破与品牌溢价
小米 SU7 Ultra 在赛道性能上的突破为其树立了高端形象。例如,它以 2 分 09 秒 944 的成绩刷新了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圈速纪录,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成为 “全球最快量产四门车”。此外,小米通过 “赛道大师 App” 和精英驾驶培训课程,进一步强化了其技术标签。
- 供应链与产能限制
尽管市场需求旺盛,但小米 SU7 Ultra 的交付速度受限于供应链和产能爬坡。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汽车整体交付量为 7.59 万辆,其中 Ultra 版本占比不足 5%,反映出高端车型的生产难度较大。
三、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冲击
小米 SU7 Ultra 的热销对 BBA 等传统豪华品牌构成挑战。2025 年第一季度,奥迪 A6L、奔驰 E 级、宝马 5 系的销量分别为 45,148 辆、33,302 辆、24,869 辆,同比增长乏力,而小米 SU7 系列则实现了 53.3% 的同比增长。这表明消费者对国产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正在提升。
- 小米汽车的战略意义
SU7 Ultra 的成功不仅提升了小米汽车的品牌溢价,还为其后续车型(如 YU7)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根据小米 2024 年第四季度财报,汽车业务毛利率已达 20.4%,接近盈利状态,预计 2025 年销量目标将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
- 潜在风险与挑战
- 事故率与保险问题:由于用户频繁体验赛道性能,小米 SU7 Ultra 的事故率较高(实际出险量约 1,074 台),部分保险公司已开始拒保或提高保费。
- 市场竞争加剧:2025 年上海车展期间,理想 L6、极氪 9X 等新车型将陆续上市,可能分流部分潜在消费者。
四、数据说明与局限性
- 数据来源
本文主要引用乘联会、中汽数研、易车网等第三方机构数据,以及小米官方公布的订单和交付信息。由于小米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尚未发布(预计 5 月 27 日公布),部分数据为行业估算。
- 时间范围
现有数据覆盖至 2025 年 3 月,4 月销量需待后续统计。根据行业惯例,4 月数据可能在 5 月中旬陆续公布。
- 区域差异
小米 SU7 Ultra 的销量高度集中于一线城市,反映出区域市场的不均衡性。例如,成都 3 月销量为 163 辆,排名第六,而南京、武汉等城市销量不足百辆。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凭借技术突破和精准定价,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迅速崛起。尽管产能和供应链仍面临挑战,但其首月 3,300 辆的销量已证明市场对小米品牌的认可。随着小米汽车产能提升和后续车型的推出,SU7 Ultra 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