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近期的发布会动态和战略布局展现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持续发力。以下是基于最新信息的综合梳理:
一、2025 年 2 月 27 日发布会:SU7 Ultra 重磅登场
小米在 2025 年 2 月 27 日的发布会上正式推出旗舰车型小米 SU7 Ultra,作为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核心产品,该车以颠覆性性能和智能化体验引发行业震动。
核心亮点:
- 性能突破:搭载三电机系统(双 V8s+V6s),综合马力达 1548 匹,零百加速仅 1.98 秒,极速 350km/h,刷新纽北四门量产车圈速纪录(6 分 46 秒),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智能驾驶:推出 "车位到车位" 先锋版系统,支持全场景端到端自动驾驶,包括自动过闸机、ETC 通行、复杂环岛路径规划等,基于 1000 万条视频数据训练的端到端模型,计划 2025 年跻身智能驾驶第一阵营。
- 生态协同:与小米手机、AIoT 设备深度联动,例如春节期间车内小爱同学被唤醒超 3753 万次,用户可通过语音指令控制车辆、导航及智能家居。
- 价格与市场:官方指导价 52.99 万元起,较预售价直降 28.5 万元,24 小时内大定订单突破 1.5 万台,截至 3 月 11 日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连续 5 个月单月交付超 2 万辆。
二、2025 年 4 月上海车展:全球化布局加速
在 4 月 23 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小米汽车首次参展,重点展示了SU7 Ultra和YU7两款车型。针对 YU7 上市时间的传闻,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明确回应:"YU7 上市时间未变,仍为雷总预告的今年 6-7 月"。此外,小米宣布将在 2027 年正式启动汽车出海计划,SU7 Ultra 已在 MWC 2025 完成欧洲首秀,目标覆盖全球市场。
三、技术迭代与生态扩展
- 2025 款 SU7 升级:
- 动力系统:搭载宁德时代 CTB 3.0 麒麟电池,能量密度 280Wh/kg,支持 - 30℃低温 4C 快充,12 分钟补能 10%-80%。双电机矢量四驱系统峰值功率 495kW,系统效率达 97.6%。
- 智能驾驶:采用车规级神经拟态芯片 "赤兔 N1",构建类脑决策模型,支持跨楼宇自动泊车和 V2X 车路协同,信号灯响应准确率 99.99%。
- 交互体验:16.8 英寸 3D 全息仪表盘 + 56 英寸 HUD,搭载澎湃 OS 2.0 系统,首创 "场景链" 功能,可根据用户生物特征自动切换驾驶模式。
- 供应链与产能:
- 核心供应商包括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弗迪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汇川联合(电机)等,2025 年计划产能提升至 45 万辆,远超原目标 30 万辆。
- 全国门店快速扩张,截至 2025 年 4 月已覆盖 65 个城市 235 家门店,4 月计划新增 33 家。
四、市场挑战与应对
- 安全争议:
- 3 月安徽 SU7 高速事故引发舆论关注,小米回应称事故原因为 "生产过程意外导致的质量问题",已加强品控并提供全额退款 / 换机服务,雷军承诺 "安全是汽车的第一要素"。
- 工信部随后出台新规,要求车企规范智能驾驶宣传,禁止夸大功能,强化电池安全标准(2026 年实施 "不起火、不爆炸" 强制要求)。
- 用户运营:
- 针对 SU7 Ultra 高性能特性,小米计划推出驾驶培训课程,帮助年轻用户掌握性能车操控技巧。
- 推出 "漫游寻位泊车" 和 "极窄库位泊出" 功能,解决停车痛点,提升用户体验。
五、未来战略布局
- 车型规划:
- 2025 年 6-7 月将发布首款 SUV 车型YU7,定位纯电动,对标特斯拉 Model Y,预计售价 25-30 万元。
- 2026 年计划推出增程式 SUV,探索 "裸车 + 选装" 商业模式,用户可自主组装个性化配置。
- 全球化:
- 2027 年启动海外市场,首站欧洲,SU7 Ultra 已在 MWC 2025 展示,目标 2030 年实现全球销量占比 30%。
总结
小米汽车通过发布会持续释放技术实力与市场野心,从 SU7 Ultra 的性能颠覆到 YU7 的主流市场布局,再到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展现出清晰的 "高端化 + 生态化" 路径。尽管面临安全争议和产能压力,但其依托小米生态链的协同效应和供应链整合能力,仍有望在 2025 年冲击 35 万辆交付目标,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