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目前已公布的量产车型包括小米 SU7(轿车)和小米 YU7(SUV),以及高性能版本小米 SU7 Ultra。以下是各车型的具体车身尺寸及设计特点:
一、小米 SU7(纯电动轿车)
1. 基础版尺寸
- 长 × 宽 × 高:4997mm×1963mm×1455mm
- 轴距:3000mm
- 设计亮点:
- 低趴轿跑姿态:0.195Cd 的风阻系数为同级领先,溜背式车身搭配 28° 前风挡和 17° 溜背角,塑造流畅线条。
- 空间表现:3 米轴距带来充裕的后排腿部空间,1.8 米体验者乘坐时头部空间接近 1 拳。
- 储物能力:前备厢容积 105L,后备厢 517L(标准版)至 622L(Max 版),支持电动尾门和隐藏式挂钩。
2. 不同配置版本差异
- 高度调整:
- 智驾版 / 智驾 Pro 版高度为 1455mm,智驾 Max 版因空气悬架配置降低至 1440mm。
- 轮圈与轮胎:
- 标配 245/45 R19 轮胎,Max 版可选 245/35 R21 高性能轮胎(1.3 万元选装),搭配布雷博刹车卡钳和打孔刹车盘。
- 性能版(SU7 Ultra):
- 尺寸:5115mm×1970mm×1465mm,轴距 3000mm,车身加长 118mm,宽度增加 7mm,高度提升 15mm。
- 轻量化设计:覆盖 17 处 3.74㎡碳纤维材质(如车顶、尾翼),整备质量<2400kg,零百加速 1.97 秒。
二、小米 YU7(纯电动 SUV)
1. 标准版尺寸
- 长 × 宽 × 高:4999mm×1996mm×1600mm
- 轴距:3000mm
- 设计亮点:
- 轿跑 SUV 风格:溜背造型搭配隐藏式门把手和 21 英寸轮毂,风阻系数 0.23Cd(预估)。
- 空间布局:五座设计,后排头部空间比 SU7 增加约 150mm,支持后排座椅加热和电动调节。
- 动力配置: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691 马力,CLTC 续航 820km,最高车速 240km/h。
2. 单电机版差异
- 高度调整:单电机两驱版高度为 1608mm,比双电机版增加 8mm,可能因电池或悬架配置不同。
- 续航与价格:CLTC 续航约 600km,起售价预计 23 万元,比双电机版低约 6 万元。
三、其他车型(规划中)
1. 昆仑增程 SUV
- 尺寸:长 5270mm,轴距 3100mm,三排六座布局,对标理想 L9。
- 设计方向:方正造型,预计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支持后轮转向,起售价或低于 30 万元。
四、对比竞品
车型 | 小米 SU7(Max) | 特斯拉 Model 3 | 比亚迪汉 EV | 小米 YU7 | 理想 L9 |
---|---|---|---|---|---|
长 × 宽 × 高 | 4997×1963×1440 | 4694×1850×1443 | 4980×1910×1495 | 4999×1996×1600 | 5218×1998×1800 |
轴距 | 3000 | 2875 | 2920 | 3000 | 3105 |
风阻系数 | 0.195 | 0.23 | 0.23 | 0.23(预估) | 0.28 |
五、总结
- 轿车领域:小米 SU7 以 4.99 米车长和 3 米轴距,在中大型纯电轿车中占据空间优势,尤其 Max 版的空气悬架和碳纤维组件进一步提升性能与豪华感。
- SUV 领域:小米 YU7 凭借 4.99 米车长和 1.99 米宽度,在轿跑 SUV 市场中尺寸领先,而昆仑增程 SUV 则瞄准家庭用户,以 5.27 米车长和 3.1 米轴距挑战高端市场。
- 技术特点:全系标配无框车门、隐藏式门把手和智能底盘,SU7 Ultra 更搭载三电机系统和赛道级配置,展现小米在性能与智能化的双重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