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招投标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02:50:47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作为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新兴参与者,其招投标动态反映了公司在供应链建设、产能扩张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战略布局。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最新招投标情况分析:

一、近期招标项目与核心需求


  1. 生产制造设备
    小米汽车近期密集发布了多条与生产制造相关的招标信息,涉及焊装线体、电池检测设备、压铸零件加工中心等关键环节。例如:
    • 整车焊装线体:招标范围涵盖地板包、侧围包等 7 个标段,项目所在地位于上海,计划为 2025 年量产车型提供生产线支持。
    • 电池包三综合振动台:用于模拟电池在不同环境下的性能测试,预算金额未公开,但显示小米对电池安全的重视。
    • 大型压铸零件高精度机加工中心:招标方为上海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旨在提升车身结构件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2. 供应链配套
    小米汽车在零部件采购和物流环节也有新动作:
    • 电池充放电设备:直接面向供应商招募,涉及电池性能测试和验证环节。
    • 整车大板运输服务:中进汽贸广州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采购运输服务,要求供应商注册资本不低于 500 万元,反映小米对物流效率的要求。

  3. 技术研发与测试
    • 轮耦合道路模拟试验机:用于整车耐久性测试,预算金额未公开,但显示小米在研发阶段的投入。
    • PQ 评审间设备:用于光板件质量检测,涉及整车外观工艺控制。


二、中标结果与供应链合作


  1. 核心供应商
    • 宁德时代:为小米 SU7 Max 供应三元锂电池,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技术,支持快速充电。
    • 比亚迪(弗迪电池):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覆盖中低端车型,以高性价比成为核心供应商。
    • 拓普集团:供应智能座舱和底盘系统,单车价值约 5000-8000 元,涉及一体化压铸车身部件。

  2. 福建企业参与情况
    • 建发汽车:在厦门建设小米汽车销服一体店及交付中心,成为区域合作伙伴。
    • 厦门信达:取得昆明钣喷中心授权,参与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3. 技术合作
    • 汇川技术:合作开发电机技术,适配小米 SU7 基础版车型。
    • 禾赛科技:供应激光雷达,用于智能驾驶系统。


三、未来招标趋势与战略布局


  1. 产能扩张
    小米汽车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5 万辆上调至 50 万辆,二期工厂建设加速,预计将带动生产线设备、零部件采购等招标需求。例如,2024 年 7 月以 8.42 亿元中标北京亦庄二期工厂地块,规划三个生产车间及配套设施。
  2. 新车型规划
    • 增程式 SUV “昆仑”:预计 2026 年上市,定位 15 万元级家庭用户,采用东风汽车代工或改造现有工厂,涉及电池(欣旺达动力)、电机等供应链招标。
    • 纯电 SUV YU7:2025 年 6-7 月上市,搭载后轮转向系统和博世 IPB2.0 制动技术,可能启动智能驾驶相关招标。

  3. 生态链延伸
    小米投资瑞隆科技(电池回收)、云山动力(大圆柱电池)等企业,布局钠离子、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未来可能通过招标引入新材料供应商。

四、信息获取与参与建议


  1. 官方渠道
    • 小米汽车官网:发布招标公告及供应商招募信息(如电池充放电设备、PQ 评审间设备等)。
    • 第三方平台:比地招标网、中国采招网等汇总了小米汽车的招标项目,包括焊装线体、运输服务等。

  2. 行业动态
    • 汽车之家、易车网:跟踪小米汽车供应链合作及新车规划,如增程式 SUV 的技术参数和代工模式。
    • 雪球、东方财富网:分析供应链企业合作细节,如宁德时代、拓普集团的供应范围。

  3. 参与建议
    • 供应商:关注小米汽车对技术(如 800V 高压平台、一体化压铸)和资质(如注册资本、生产经验)的要求,通过官方渠道提交申请。
    • 投资者:跟踪小米汽车产能扩张和新车型招标进展,关注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核心供应商的业绩影响。


五、风险与挑战


  1. 竞争压力:华为、理想等企业在增程式市场的布局可能影响小米 “昆仑” 车型的招标策略。
  2. 供应链管理:2025 年 50 万辆交付目标对零部件供应稳定性提出高要求,需警惕产能瓶颈风险。
  3. 技术迭代:固态电池、智能驾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现有招标项目技术过时,需持续投入研发。

小米汽车的招投标动态不仅是其供应链建设的缩影,也反映了公司在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策略。未来,随着产能扩张和新车型上市,招标需求将进一步聚焦于核心技术、成本控制和生态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