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su7是无人驾驶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02:50:27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的自动驾驶系统目前尚未达到完全无人驾驶(L4/L5 级)的水平,其核心功能定位为高级辅助驾驶(L2+/L3 级),主要通过硬件冗余和算法优化提升驾驶便利性,但驾驶员仍需保持对车辆的最终控制权。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硬件与功能:接近 L3 的技术储备


  1. 硬件配置
    小米 SU7 搭载了激光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1 颗摄像头,以及双 NVIDIA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具备环境感知和决策能力。其硬件规格已达到部分车企 L3 车型的水平。
  2. 功能覆盖
    • 高速领航(NOA):支持自动变道、超车、上下匝道,覆盖全国高速和城市快速路。
    • 城市领航(城市 NOA):在北上广深等十城核心区域,可应对复杂路况(如路口通行、无保护左转),但需依赖高精地图。
    • 泊车辅助:支持极窄车位泊车(单边 5cm 空隙)、代客泊车(自动寻找车位并泊车)。

  3. 技术亮点
    小米强调全栈自研算法端到端大模型,通过 1000 万公里路测数据训练,提升复杂场景处理能力。例如,在雪后北京后厂村的实测中,SU7 实现了城市 NOA 全程零接管。

二、法规与认证:仍属 L2 + 级别


  1. 法律定位
    根据工信部 2025 年 3 月公告,小米 SU7 未进入 L3 级自动驾驶准入试点名单,其城市 NOA 功能在法律层面仍归类为L2 + 级辅助驾驶。驾驶员需时刻监控路况,系统仅在特定场景提供辅助。
  2. 功能限制
    • 高精地图依赖:城市 NOA 需依赖高精地图,在无地图覆盖区域或极端天气(如暴雨、大雪)下可能降级为 L2 功能。
    • 责任归属:若发生事故,法律上仍由驾驶员承担主要责任,车企仅承担系统故障责任。


三、用户体验:类 L3 的 “过渡方案”


  1. 优势场景
    • 高速通勤:高速 NOA 可大幅减轻驾驶疲劳,尤其适合长途驾驶。
    • 泊车痛点:极窄车位泊车和代客泊车功能实用性强,解决了停车难题。

  2. 体验短板
    • 算法保守:变道策略偏向谨慎,超车响应速度较慢,部分场景(如拥堵跟车)可能被加塞。
    • 功能缺失:缺乏信号灯识别、无图城市领航等功能,与华为 ADS 2.0 等竞品存在差距。


四、未来升级:L3 的可能性


  1. 法规突破
    北京市 2025 年 4 月实施的《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支持 L3 级自动驾驶用于个人乘用车,但需通过道路测试、安全评估等程序。若小米 SU7 未来通过认证,可能在特定区域开放 L3 功能。
  2. 技术迭代
    小米计划通过 OTA 升级优化算法,逐步扩大城市 NOA 覆盖范围,并探索无图方案。雷军曾表示,小米智能驾驶团队已追加投资至 47 亿元,目标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总结:辅助驾驶而非无人驾驶


小米 SU7 的自动驾驶系统是L2 + 级高级辅助驾驶,具备接近 L3 的体验,但受法规和技术限制,尚未达到完全无人驾驶。其核心价值在于提升驾驶便利性和安全性,而非替代人类驾驶员。对于用户而言,需明确其 “辅助” 属性,在使用中保持注意力,避免过度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