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组件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9 02:49:51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核心组件覆盖了动力系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身技术及供应链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基于公开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动力系统:自研电机与电池技术


1. 电机技术


  • 量产车型配置:小米 SU7 基础版搭载苏州汇川的 TZ220XY102 电机(299 马力),四驱版采用联合电子(前电机)和汇川技术(后电机)的组合,总功率达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
  • 高性能版本:SU7 Ultra 原型车首次应用小米自研的 V8s 超级电机,转速达 27200rpm,功率密度 10.14kW/kg,配合三电机四驱系统(V8s+V8s+V6s),总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
  • 技术亮点:双向全油冷散热、S 型立体油路设计、阶梯式错位绕组,支持赛道级连续高功率输出。

2. 电池系统


  • 电池类型与供应商
    • 标准版: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弗迪供应),CLTC 续航 628-668km。
    • 长续航版:101kWh 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供应),CLTC 续航 750-800km。
    • 赛道版:宁德时代麒麟 II 高功率电池包,支持 5.2C 超快充(10%-80% 充电 11 分钟),专为赛道设计超大放电功率。

  • CTB 一体化技术:自研电池底盘一体化方案,集成效率 77.8%,采用电芯倒置设计、14 层物理防护(3 层顶部支撑 + 8 层底部防护),冬季加热功率达 18kW。

二、智能驾驶:多传感器融合与算力平台


1. 硬件配置


  • 标准版:单 Orin 芯片(84TOPS 算力),纯视觉方案(12 颗摄像头 + 1 颗毫米波雷达),支持高速 NOA。
  • Pro/Max 版:双 Orin 芯片(508TOPS 算力)+ 禾赛 AT128 激光雷达(128 线,探测距离 200 米),配备 5 颗毫米波雷达 + 12 颗摄像头,支持城市 NOA 和代客泊车。
  • 安全冗余:AEB 系统宣传可在 130km/h 实现 70km/h 降速,但事故案例显示实际表现存在争议,部分车型未配备激光雷达导致复杂环境感知不足。

2. 软件算法


  • 自研技术:自适应变焦 BEV、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占用网络,支持端到端感知决策大模型(代客泊车场景)。
  • 数据驱动:通过用户众包收集极端工况数据,混合仿真训练体系提升 corner case 处理能力 3 倍。

三、智能座舱:生态融合与硬件创新


1. 核心硬件


  • 芯片:高通骁龙 8295 座舱芯片,支持 5G 网络和多任务处理。
  • 屏幕
    • 16.1 英寸中控屏(OLED 材质)。
    • 56 英寸 AR-HUD(江苏泽景供应),1500:1 对比度,13000 尼特亮度,支持双焦面显示。
    • 7.1 英寸翻转仪表屏 + 后排拓展平板。

  • 交互:五音区语音控制、小爱同学深度集成,支持模糊指令和跨设备协同。

2. 软件系统


  • HyperOS:基于澎湃 OS 重构,支持车机与手机、智能家居的无缝互联,硬件级安全防护(MiTEE 微内核)。
  • 生态整合:接入小米 IoT 设备,支持远程控制家电、查看家庭摄像头等。

四、车身与底盘:轻量化与操控性能


1. 车身技术


  • 材料:笼式钢铝混合车身,高强度钢 / 铝合金占比 90.1%,扭转刚度 51000N・m/deg。
  • 大压铸工艺:自研 9100T 超级压铸集群 + 泰坦合金(含 30% 循环铝),实现三段式可维修设计,降低维修成本。

2. 底盘组件


  • 悬挂:倍适登 CDC 减震器(采埃孚代工)、拓普集团空气悬架,赛道版配备绞牙减震器。
  • 制动:AP Racing 赛道卡钳 + 超厚刹车盘,配合能量回收系统,最大减速度 2.36g。
  • 轮胎:米其林 Pilot Sport EV 或倍耐力 P Zero,规格 245/40 R20。

五、供应链与合作伙伴


组件供应商车型
电池宁德时代(三元锂)、弗迪(磷酸铁锂)全系
电机苏州汇川、联合电子、小米自研 V8s标准版 / 四驱版 / 高性能版
激光雷达禾赛科技(AT128)Pro/Max 版
HUD江苏泽景全系
智能驾驶芯片英伟达(Orin)全系
座舱芯片高通(8295)全系
热管理系统三花智控全系
线控制动凯众股份全系

六、技术挑战与争议


  1. 智能驾驶安全:标准版未配备激光雷达,夜间施工路段事故暴露纯视觉方案的局限性,AEB 系统实际表现与宣传存在差距。
  2. 电池安全:CTB 技术虽提升防护,但碰撞后仍存在热失控风险,电芯倒置技术仅在高配车型应用。
  3. 供应链依赖:核心芯片(Orin、8295)和激光雷达依赖外部供应商,自研技术(如 V8s 电机)尚未全面普及。

小米汽车通过自研与供应链整合,在动力性能、智能座舱等领域展现出竞争力,但智能驾驶安全和供应链自主可控性仍是未来优化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