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增程式电动车型目前尚未正式上市,但根据最新的谍照曝光和官方规划,其首款增程式 SUV—— 内部代号 “昆仑”—— 已进入研发后期,预计将于2026 年正式推出。以下是基于现有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技术参数与产品定位
- 动力系统
- 增程器:搭载1.5T 四缸增程器,热效率预计提升至 42%-43%,综合油耗降低约 5%。
- 纯电续航:专利文件显示,通过发动机体积优化技术,纯电续航或达400 公里(CLTC 工况),远超理想 L9 的 215 公里和问界 M9 的 190 公里。
- 综合续航:双电机系统加持下,综合续航里程突破1500 公里,可满足长途出行需求。
- 车型设计
- 尺寸:车长预计达5.2 米级,采用三排六座布局,定位中大型家用 SUV,对标理想 L9、问界 M9。
- 配置:配备后轮转向系统(提升转弯灵活性)、激光雷达(支持高阶智驾)、博世 IPB 2.0 智能制动系统,并可能搭载小米 SU7 同款的城市领航辅助系统(支持全国范围的城市 NOA)。
- 智能科技
- 座舱:延续小米 SU7 的澎湃 OS 系统,支持多屏互联、语音交互(小爱同学)及 OTA 升级。
- 智驾:激光雷达 + 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或实现 L2++ 级辅助驾驶,未来可通过 OTA 升级至更高阶功能。
二、市场竞争与价格策略
- 竞品分析
- 理想 L9:2025 款升级增程器热效率至 43%,CLTC 纯电续航 300 公里,售价 45 万 - 50 万元。
- 问界 M9:2025 款搭载四颗激光雷达,WLTC 纯电续航 190 公里,综合续航 1210 公里,起售价约 50 万元。
- 小米优势:定价预计 25 万 - 35 万元,较竞品低 10 万 - 15 万元,主打性价比。
- 产能与交付
- 小米北京亦庄工厂二期扩建后,2026 年产能将提升至60 万辆 / 年,为增程 SUV 的量产提供保障。
- 参考 SU7 的交付周期(32-43 周),增程 SUV 可能面临初期产能紧张。
三、政策与用户权益
- 补贴政策
- 增程式车型仍可享受部分地方补贴。例如,成都高新区 2025 年第二轮新能源汽车补贴中,增程式车型最高可获 1.5 万元置换补贴;天津 2025 年汽车置换政策中,新能源车最高补贴 1.5 万元。
- 具体补贴细则需以购车时当地政策为准。
- 用户权益
- 参考小米 SU7 的服务包政策,增程 SUV 或提供1 年免费车载网络服务(含导航、远程控车等),后续续费 199 元 / 年。
四、总结与展望
小米增程 SUV 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长续航、高性价比和智能化体验,其 400 公里纯电续航和 1500 公里综合续航可有效缓解用户的里程焦虑,而 25 万 - 35 万元的定价则精准切入家庭用户市场。不过,2026 年上市时将面临理想、问界等竞品的技术迭代压力(如理想 L9 的 4C 超充、问界 M9 的四颗激光雷达),小米需在量产前进一步优化产品性能和供应链管理。
对于消费者而言,若注重长途出行便利性和科技配置,可关注小米增程 SUV 的动态;若追求成熟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理想 L9、问界 M9 仍是更稳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