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SU7 作为 2024 年上市的热门车型,凭借 “智能 + 性价比” 的定位迅速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以下从核心竞品对比、智能驾驶、充电补能、用户口碑等维度展开分析,帮助用户全面了解其竞争力:
一、核心竞品参数对比
1. 比亚迪汉 L(2025 款)
- 价格:20.98-27.98 万元(纯电版 21.98 万起)
- 动力:
- 纯电版:后驱 580kW 电机,0-100km/h 加速 2.7 秒,最高时速 270km/h。
- 插混版:1.5T + 双电机,纯电续航 145-170km,综合续航超 1500km。
- 续航与充电:
- 纯电版:CLTC 续航 601-701km,搭载 10C 闪充电池,支持 1000kW 超充,5 分钟补能 400km。
- 智能驾驶:
- 配备激光雷达,支持无图 NOA、城市领航,算力 508TOPS。
- 优势:动力更强(尤其插混版)、充电速度行业领先、比亚迪品牌售后网络完善。
- 短板:纯电版续航略短于 SU7,智能化生态整合不如小米。
2. 特斯拉 Model 3(2025 款)
- 价格:23.55-33.95 万元
- 动力:
- 后驱版:264 马力,CLTC 续航 634km,0-100km/h 加速 6.1 秒。
- 高性能版:450 马力,续航 672km,加速 3.3 秒。
- 智能驾驶:
- FSD V12 版本支持城市道路自动驾驶,依赖纯视觉方案,算力 254TOPS。
- 充电:超级充电桩覆盖广,V4 桩功率提升至 250kW。
- 优势:品牌影响力强、FSD 技术成熟、超充网络完善。
- 短板:内饰配置简单、国产竞品性价比更高。
3. 小鹏 G9(2025 款)
- 价格:24.88-27.88 万元
- 动力:
- 后驱版:258kW,CLTC 续航 725km,0-100km/h 加速 5.2 秒。
- 四驱版:423kW,续航 680km,加速 3.9 秒。
- 智能驾驶:
- 全系标配双 Orin 芯片(508TOPS),图灵 AI 智驾支持全国高速 / 城市领航。
- 充电:5C 超充技术,10%-80% 充电仅 12 分钟,兼容第三方充电桩。
- 优势:充电效率行业第一、智能驾驶功能全面、底盘调校运动。
- 短板:品牌认知度较低、外观设计争议较大。
4. 蔚来 ET7(2025 款)
- 价格:49.80-59.80 万元
- 动力:
- 双电机 480kW,CLTC 续航 710-1030km(150kWh 电池),0-100km/h 加速 3.8 秒。
- 智能驾驶:
- NAD 系统支持高速领航换电,算力 1016TOPS,配备激光雷达。
- 补能:换电 3 分钟完成,全国换电站超 2500 座。
- 优势:高端豪华定位、换电补能便捷、续航无忧。
- 短板:价格偏高、智能化功能落地较慢。
二、小米 SU7 核心竞争力
1. 价格与配置平衡
- 售价:21.59-29.99 万元(标准版),顶配 Ultra 版 52.99-81.49 万元。
- 配置亮点:
- 全系标配骁龙 8295 芯片、16.1 英寸中控屏、L2 级智驾。
- Ultra 版搭载三电机四驱(1138kW),0-100km/h 加速 1.98 秒,CLTC 续航 800km。
- 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充电至 80%。
2. 智能生态整合
- HyperOS 系统:深度融合小米手机、智能家居,支持跨设备互联(如手机导航无缝同步至车机)。
- 语音交互:小爱同学连续对话、可见即可说,响应速度行业领先。
3. 市场表现与口碑
- 销量:2025 年 1 月单月交付 2.29 万辆,稳居新势力第一。
- 用户反馈:
- 优势:加速性能、续航达成率(96.33%)、内饰科技感。
- 短板:智驾功能保守(无高速 NOA)、后备箱空间较小。
三、关键维度对比总结
维度 | 小米 SU7 | 比亚迪汉 L | 特斯拉 Model 3 | 小鹏 G9 | 蔚来 ET7 |
---|---|---|---|---|---|
价格(主销) | 25-30 万元 | 25-30 万元 | 25-30 万元 | 25-28 万元 | 50-60 万元 |
动力性能 | 后驱 220kW / 四驱 495kW | 后驱 580kW / 四驱 810kW | 后驱 264kW / 四驱 450kW | 后驱 258kW / 四驱 423kW | 双电机 480kW |
续航(CLTC) | 700-800km | 601-701km | 634-672km | 625-725km | 710-1030km |
充电速度 | 11 分钟 80%(5.2C) | 5 分钟 400km(10C) | 30 分钟 80%(V4 桩) | 12 分钟 80%(5C) | 换电 3 分钟 |
智能驾驶 | L2 级(无高速 NOA) | L2 + 级(激光雷达) | FSD V12(城市道路) | L2 + 级(双 Orin 芯片) | NAD(高速领航换电) |
品牌生态 | 小米智能家居深度联动 | 比亚迪三电技术成熟 | 全球超充网络完善 | 5C 超充技术领先 | 换电服务覆盖广 |
四、选购建议
- 追求极致性价比:小米 SU7 标准版(21.59 万起)配置均衡,适合预算有限且注重智能生态的用户。
- 性能与续航优先:小米 SU7 Ultra 版(52.99 万起)或比亚迪汉 L 纯电四驱版(27.98 万),前者加速更强,后者充电更快。
- 智能驾驶需求:特斯拉 Model 3(FSD V12)或小鹏 G9(图灵 AI 智驾),两者均支持城市领航。
- 豪华与补能便捷:蔚来 ET7(换电服务)适合高端用户,解决续航焦虑。
五、未来展望
小米 SU7 的核心挑战在于智驾功能升级(如城市 NOA)和充电网络覆盖。若能在 2025 年通过 OTA 提升智驾能力,并联合第三方完善超充布局,其市场地位将进一步巩固。而比亚迪汉 L 凭借插混 + 纯电双路线、特斯拉 FSD 的落地进展、小鹏 5C 超充的普及,将持续对小米形成竞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