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近期动态显示其在市场表现、产品迭代及用户服务方面均有重要进展:
一、最新市场表现与交付数据
2024 年小米 SU7 系列全年交付量达 13.68 万辆,超出行业预期,成为新势力品牌中交付速度最快的全新车型之一。进入 2025 年,小米汽车持续保持增长势头,3 月单月交付量超 2.9 万台,第一季度累计交付 6.9 万台,位列新势力品牌第四名。目前官方表示有信心达成全年 35 万台的交付目标,产能提升进展顺利。
二、新车型动态与技术升级
- 首款 SUV 车型 YU7(御 7)上市在即
小米第二款车型 YU7(中文命名 “御 7”)已完成冬季高速长途测试(-10℃环境下续航表现稳定),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该车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搭载双电机系统(综合峰值功率 691 马力),采用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最远可达 820 公里,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和超快充技术。内饰方面,YU7 采用红白双拼色设计,配备悬浮式中控屏、电子按键车门及碳纤维方向盘,并首次引入 “零重力座椅” 模式。
- SU7 系列升级版技术突破
2025 款 SU7 Pro/Max 车型将搭载宁德时代新一代 “麒麟电池”,CLTC 续航突破 900 公里(Max 版),支持充电 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同时,智能驾驶系统升级至 Xiaomi Pilot 3.0,硬件配置包括 1 颗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及 5 颗毫米波雷达,支持 L3 级有条件自动驾驶(待国内法规开放后 OTA 解锁)。此外,HyperOS 1.4.5 版本 OTA 升级已推送,新增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支持的复杂路况识别、充电地图跨品牌合作等功能。
- 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小米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硫化物固态电池已进入测试阶段,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10%)计划于 2025 年 Q4 应用于 SU7 Pro + 高配版,能量密度达 500Wh/kg,CLTC 续航超 1200 公里,热失控风险降低 90%。全固态电池预计 2027 年量产,适配小米第三代超级底盘。
三、用户服务与市场扩展
- 五一出行服务上线
针对 2025 年五一假期,小米推出 “出行无忧” 服务,包括 24 小时免费道路救援、500 元高德打车券及异地送车服务(4 月 30 日 - 5 月 6 日期间有效)。同时提供换季专项检查,涵盖空调系统清洁、轮胎胎压检测等 10 项免费服务。
- 欧洲市场布局加速
小米汽车已在德国慕尼黑设立研发中心,专注于 SU7 Ultra 纽北限量版性能调校及后续车型开发,并计划在西班牙、德国、法国等地试水销售。SU7 标准版在欧洲预计定价 3.5 万欧元(约 27 万元人民币),采用 “体验中心 + 线上预售” 模式,同步推进本地化生产以降低成本。
- 国内政策与补贴
2025 年多地延续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例如海南对个人用户提供最高 1600 元充电费用补贴,河南南阳地区用户可享政府补贴 2 万元及平台优惠。小米 SU7 当前售价区间为 21.59-29.99 万元,提供后驱 / 四驱多种版本选择。
四、用户反馈与口碑
根据汽车之家用户评价,小米 SU7 的外观设计、智能化体验(如小爱同学语音控制、自动泊车)及动力性能(零百加速 1.98 秒)获得高度认可,但部分用户反馈高速续航与官方数据存在约 200 公里差异,后排空间对高个子乘客略显局促。此外,SU7 的 “哨兵模式” 和车家互联功能(如远程控制智能家居)成为差异化亮点。
总体来看,小米汽车在 2025 年通过技术迭代、服务升级及全球化布局,持续巩固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尤其在性能、续航及生态整合方面形成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