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SU7 的车身尺寸参数根据配置版本和功能设计有所不同,具体信息如下:
一、核心尺寸参数
小米 SU7 的基础版(标准版、Pro 版)与 Max 版在高度上存在差异,主要源于空气悬架的配置不同:
- 标准版 / Pro 版:长 4997mm × 宽 1963mm × 高 1455mm,轴距 3000mm。
- Max 版:长 4997mm × 宽 1963mm × 高 1440mm,轴距 3000mm。
这种设计差异的核心原因是Max 版配备了空气弹簧悬架,可通过主动调节车身高度来平衡操控性与通过性。例如,高速行驶时底盘可降至 124mm 以降低风阻,而通过颠簸路面时可升至 164mm。相比之下,标准版和 Pro 版采用固定悬架,高度为 1455mm,满载最小离地间隙为 120mm。
二、空间表现与设计亮点
- 车内空间:
- 轴距达 3000mm,后排膝部间隙 105mm,接近中大型轿车标准。
- 前排竖向乘坐空间 1012mm,配合低趴车身(宽高比 1.36),在保证运动姿态的同时,头部空间并未显著压缩。
- 储物能力:
- 后备厢容积 517L(标准版 / Pro 版),可容纳 28 英寸行李箱 + 2 个 20 英寸行李箱 + 背包;Max 版因电池布局调整为 493L。
- 前备厢容积 105L,为国内纯电轿车之最,可存放登机箱或充电设备。
- 空气动力学:
- 风阻系数低至 0.195Cd,得益于 28° 前风挡倾斜角、隐藏式门把手、主动式尾翼等设计。
三、配置版本与尺寸关联
版本 | 长度 (mm) | 宽度 (mm) | 高度 (mm) | 轴距 (mm) | 悬架类型 | 离地间隙 (满载) |
---|---|---|---|---|---|---|
标准版 | 4997 | 1963 | 1455 | 3000 | 钢制弹簧 | 120mm |
Pro 版 | 4997 | 1963 | 1455 | 3000 | 钢制弹簧 | 120mm |
Max 版 | 4997 | 1963 | 1440 | 3000 | 空气弹簧 + CDC | 134mm |
说明:
- Max 版的高度降低 15mm,主要是为了优化空气动力学(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至 0.18Cd),同时通过空气悬架实现动态高度调节。
- 所有版本的长度和宽度保持一致,确保车身比例协调,宽体设计(1963mm)带来更稳定的操控性。
四、与竞品对比
车型 | 长 × 宽 × 高 (mm) | 轴距 (mm) | 风阻系数 | 价格区间 |
---|---|---|---|---|
小米 SU7 Max | 4997×1963×1440 | 3000 | 0.18Cd | 29.99 万元 |
特斯拉 Model S | 4979×1964×1445 | 2960 | 0.208Cd | 73.39 万元 |
蔚来 ET7 | 5101×1987×1509 | 3060 | 0.20Cd | 50.80 万元 |
优势:
- 小米 SU7 在尺寸相近的情况下,风阻系数更低,价格仅为竞品的 1/3-1/2。
- 轴距达到 3000mm,优于 Model S,接近 ET7,后排空间更具竞争力。
五、选购建议
- 日常通勤:标准版(21.59 万元)性价比最高,满足基础需求。
- 长途旅行:Pro 版(24.59 万元)增加续航里程至 830km,适合对续航敏感的用户。
- 性能与科技:Max 版(29.99 万元)配备双电机四驱、空气悬架和激光雷达,适合追求极致体验的用户。
如需进一步了解特定版本的配置差异或试驾体验,可参考小米汽车官网或线下门店的实车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