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尚未独立上市,因此没有单独的股票代码。投资者若想参与小米汽车业务的发展,需通过购买小米集团(股票代码:01810.HK)的股票间接投资。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小米汽车的业务定位与集团关系
小米汽车是小米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21 年,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核心车型包括 2024 年 3 月上市的小米 SU7 系列(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以及 2025 年计划推出的高性能版 SU7 Ultra(预售价 81.49 万元)和首款 SUV 车型 YU7(预计售价 30 万 - 40 万元)。小米汽车的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均由小米集团直接支持,例如 2025 年研发投入预计超过 300 亿元,北京工厂二期扩建后年产能将达 30 万辆。
二、小米集团的股票表现与汽车业务贡献
小米集团于 2018 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01810.HK),其股价表现与汽车业务的发展密切相关。2024 年 3 月小米 SU7 上市后,小米集团美股(ADR)单日涨幅一度超过 12%,反映出市场对其汽车业务的高度期待。根据 2025 年业绩预测,小米汽车业务预计贡献收入 750 亿 - 1250 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 15%-25%。若 2025 年交付目标 30 万辆顺利实现,汽车业务将成为小米集团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三、分拆上市的可能性与市场预期
尽管小米汽车尚未独立上市,但市场普遍预期其未来可能分拆融资。2025 年 3 月的研报指出,分拆上市可能释放汽车业务的估值潜力,尤其是在 2026 年盈利拐点到来后。不过,目前尚未有官方公告明确分拆时间表或上市地点(如港股、A 股或美股)。投资者需关注小米集团的定期公告及相关媒体报道,以获取分拆进展的最新信息。
四、相关产业链投资机会
除了小米集团股票,A 股市场也有多家与小米汽车合作的供应链企业,例如:
- 联测科技:提供电机测试设备
- 模塑科技:生产汽车保险杠等零部件
- 奥特佳:供应空调压缩机
- 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支持
这些公司的业务与小米汽车的产能扩张和销量增长直接相关,可作为间接投资标的。
五、风险提示
- 市场竞争: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小米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优势。
- 产能爬坡:2025 年 30 万辆的交付目标对供应链管理和生产效率提出挑战。
- 政策变化:全球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可能影响市场需求。
- 分拆不确定性:汽车业务分拆上市的时间和估值存在不确定性,可能影响投资者预期。
总结
当前投资小米汽车的最直接方式是持有小米集团(01810.HK)的股票。若未来分拆上市,小米汽车可能获得独立的股票代码,但需关注官方公告。对于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也可关注其产业链合作伙伴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动态,综合评估后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