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配置对比:SU7 三版本与 SU7 Ultra、YU7
1. SU7 标准版(21.59 万)
- 动力与续航:后置单电机(220kW/299 马力),73.6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km,支持 400V 快充(15 分钟补能 350km)。
- 智驾系统:Xiaomi Pilot Pro,单颗 NVIDIA Orin 芯片(算力 54TOPS),支持高速 NOA(自动变道、上下匝道),无激光雷达。
- 底盘与配置:后驱布局,标配无框车门、全景天幕、真皮座椅,但无空气悬架、电吸门等豪华配置。
2. SU7 Pro 版(24.59 万)
- 升级点:
- 电池:94.3kWh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提升至 830km。
- 智驾:双 Orin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城市 NOA(自动避障、路口通行),新增激光雷达。
- 舒适性:增加前排座椅通风 / 按摩、HUD 抬头显示。
3. SU7 Max 版(29.99 万)
- 性能跃升:
- 动力:双电机四驱(495kW/673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最高时速 265km/h。
- 电池:101kWh 三元锂电池,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km。
- 底盘:空气悬架 + CDC 连续阻尼控制,支持赛道模式。
4. SU7 Ultra(52.99 万起)
- 性能旗舰:
- 三电机系统:前 V6S + 后双 V8S 电机,综合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赛道级配置:碳陶瓷刹车盘、主动式尾翼(下压力 285kg)、米其林 Cup 2R 赛道胎。
- 续航与充电:93.7kWh 麒麟 2.0 电池,CLTC 续航 630km,480kW 超充 11 分钟充至 80%。
5. YU7(2025 年 Q3 上市)
- 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
- 动力:单电机(320 马力)/ 双电机(691 马力),CLTC 续航 760-820km,支持 800V 高压快充。
- 智驾:标配激光雷达,或搭载 Xiaomi Pilot Max 系统。
二、安全配置差异:标准版与高配版的核心差距
配置 | 标准版 | Pro/Max 版 | SU7 Ultra |
---|---|---|---|
激光雷达 | 无 | 1 颗禾赛 AT128 | 1 颗禾赛 AT128 |
毫米波雷达 | 5 个 | 12 个 | 12 个 |
摄像头 | 7 路 | 11 路 | 11 路 |
AEB 功能 | 仅识别车辆 / 行人,夜间 120 米 | 支持静态障碍物识别,夜间 200 米 | 支持静态障碍物识别,夜间 200 米 |
电池防护 | 14 层气凝胶,普通涂层 | 17 层气凝胶,防弹涂层 | 17 层气凝胶,防弹涂层 |
应急解锁 | 12V 低压蓄电池,机械拉手需 150N 拉力 | 48V 冗余电源,电子解锁 | 48V 冗余电源,电子解锁 |
注:标准版在高速碰撞时 AEB 触发概率较低,且电池防护性能弱于高配版。
三、智能生态:小米澎湃 OS 的跨端体验
- 车机系统:
- 全系标配骁龙 8295 芯片,澎湃 OS 车机支持 5G 联网、小米生态设备互联(如手机热点共享、智能家居控制)。
- 特色功能:语音分区域唤醒、多设备文件拖拽、手机应用投屏。
- 充电生态:
- 小米超充桩(480kW)与第三方快充兼容,支持即插即充(无需扫码)。
- 电池预加热功能可在低温环境提升充电效率 20%。
- 售后服务:
- 质保: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电池 8 年 / 16 万公里,电机终身质保。
- 维修成本:首保 480 元,年均保养约 877 元,低于行业水平。
- 道路救援:7×24 小时免费拖车,覆盖全国 95% 城市。
四、竞品对比:SU7 与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 L EV
维度 | 小米 SU7 Max | 特斯拉 Model 3 Performance | 比亚迪汉 L EV 四驱版 |
---|---|---|---|
价格 | 29.99 万 | 33.99 万 | 27.98 万 |
续航 | 800km(CLTC) | 672km(CLTC) | 701km(CLTC) |
充电 | 800V 高压,15 分钟补能 510km | 400V,15 分钟补能 325km | 1000V,5 分钟补能 400km |
智驾 | 城市 NOA + 激光雷达 | FSD Beta(需选装) | 天神之眼 B(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
性能 | 2.78 秒(双电机) | 3.3 秒(双电机) | 2.7 秒(双电机) |
底盘 | 空气悬架 + CDC | 普通悬架 | 云辇 - C 智能阻尼 + 预瞄系统 |
优势总结:
- 小米 SU7:性价比最高,智驾硬件与性能均衡,适合小米生态用户。
- 特斯拉 Model 3:品牌溢价高,FSD 成熟度领先,但配置需选装。
- 比亚迪汉 L EV:充电速度最快,底盘舒适性更优,适合家庭用户。
五、选购建议
- 日常通勤:标准版(21.59 万)满足基础需求,续航 700km + 高速 NOA,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
- 长途出行:Pro 版(24.59 万)续航 830km + 城市 NOA,兼顾续航与智能驾驶。
- 性能爱好者:Max 版(29.99 万)2.78 秒加速 + 空气悬架,对标保时捷 Taycan。
- 极致体验:SU7 Ultra(52.99 万起)赛道级性能 + 超充技术,适合追求速度的用户。
- SUV 需求:YU7(2025 年 Q3 上市)轿跑造型 + 长续航,预计起售价 25 万左右。
风险提示:标准版安全配置较弱,高速场景下 AEB 可靠性较低,建议优先选择 Pro/Max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