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自 2023 年正式官宣造车以来,已举办多场关键发布会,涵盖技术沟通、产品上市及高端车型发布等环节。以下是小米汽车发布会的核心信息与最新动态:
一、2023 年 12 月 28 日:技术沟通会 —— 首秀与技术奠基
主题:跨越
核心内容:
- 技术发布:雷军首次系统介绍小米汽车五大核心技术(电驱、电池、大压铸、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并公布三项 “硬核” 技术:
- 超级电机:V6、V6s、V8s 三款电机,其中 V6 和 V6s 实现量产上车,V8s 电机最大功率达 870 马力。
-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电池包与车身结构整合,提升安全性与续航能力。
- 9100 吨一体化大压铸设备集群系统:减少零部件数量,提升生产效率。
- 首款车型 SU7 亮相:
- 定位 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对标宝马 5 系,风阻系数低至 0.195(全球量产轿车最低)。
- 设计亮点:水滴形大灯、光环尾灯、半隐藏式门把手、物理按键控制空调 / 尾翼等。
- 研发投入:累计研发投入超百亿元,智能驾驶团队超 1000 人,测试里程超 1000 万公里。
- 定价预期:雷军明确 SU7“不可能是 9.9 万、14.9 万”,同等配置竞品售价超 40 万元,强调 “有理由的贵”。
二、2024 年 3 月 28 日:上市发布会 ——SU7 正式登场
主题:无
核心内容:
- 价格与配置:
- 标准版(后驱长续航智驾版):21.59 万元
- Pro 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4.59 万元
- Max 版(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29.99 万元
- 创始版:限量 5000 台,售价未单独公布。
- 性能参数:
- 续航:CLTC 工况下标准版 700km,Max 版 800km。
- 加速:Max 版零百加速 2.78 秒,最高车速 265km/h。
- 底盘: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CDC 减振器 + 空气弹簧。
- 智能生态:
- 搭载骁龙 8295 座舱芯片,支持五屏联动(16 英寸中控屏 + 翻转式仪表屏 + 后排拓展屏)。
- 小米澎湃 OS 上车,原生支持无线 CarPlay,小爱同学语音交互。
- 市场反响:
- 发布会后 27 分钟大定突破 5 万台,截至 2024 年 9 月累计交付 13.5 万辆。
- 雷军宣布 2024 年研发投入 240 亿元,销售网络覆盖 29 城 59 家门店。
三、2025 年 2 月 27 日:SU7 Ultra 发布会 —— 性能旗舰冲击高端市场
主题:无
核心内容:
- 价格与定位:
- 标准版:52.99 万元(预售价 81.49 万元直降 28.5 万元)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含赛道套件)
- 性能升级:
- 三电机系统(前 V6s + 后双 V8s),总功率 1138kW,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93.7kWh 电池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390km。
- 碳陶制动盘、阿基波罗六活塞卡钳、倍耐力 P ZERO 轮胎标配。
- 赛道成就:
- 原型车在纽北赛道创下 6 分 46 秒 874 的全球最快四门车纪录。
- 量产版计划挑战纽北,验证赛道性能。
- 市场反应:
- 2 小时大定超 1 万台,女性车主占比显著提升。
- 雷军表示 “全年 1 万台销量目标已超额完成”。
四、2025 年上海车展:YU7 SUV 首秀与未来规划
主题:无
核心内容:
- YU7 SUV 亮相:
- 定位中大型 SUV,尺寸 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
- 搭载激光雷达,支持高阶智驾,预计 6-7 月上市。
- 产能与网络:
- 二期工厂 6 月竣工,8 月投产,年产能提升至 30 万辆。
- 充电网络覆盖 18 家运营商,超 126 万充电桩入驻 “小米充电地图”。
- 全球化计划:
- 卢伟冰宣布小米汽车将在未来几年进军海外市场,SU7 Ultra 亮相 MWC 2025。
五、技术与生态亮点
- 智能驾驶:
- Xiaomi HAD 端到端智驾系统:2024 年 12 月开启先锋版推送,支持车位到车位全场景。
- 智能底盘预研:四电机驱动、全主动悬架、48V 线控转向 / 刹车,计划 2026 年量产。
- 生态融合:
- 车家互联:通过小爱同学控制智能家居,支持米家设备上车。
- 充电网络:与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合作,共享超充桩资源。
- 用户体验:
- SU7 Ultra 提供 “赛道模式” 与 “舒适模式” 切换,支持自定义驾驶曲线。
- 售后服务网络年底覆盖 80 城,超级充电站采用 600kW 液冷超充技术。
六、市场竞争与挑战
- 销量表现:
- 2024 年 SU7 交付 13.5 万辆,2025 年目标 35 万辆,产能或超 45 万辆。
- 2025 年 3 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4 月预计达 3 万辆。
- 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3:2024 年 12 月销量被 SU7 反超(25815 辆 vs 21046 辆)。
- 比亚迪汉 L:续航超 1000km,小米 SU7 Max 续航 800km,差距显著。
- 极氪 001:猎装造型装载能力强,小米 SU7 Ultra 生态互联更优。
- 争议与改进:
- 智能驾驶稳定性待验证,紧急制动误触发问题需优化。
- 售后网络仍在扩展,部分城市服务覆盖不足。
总结:小米汽车的 “跨越” 之路
小米汽车发布会不仅是产品发布的舞台,更是其 “科技平权” 理念的实践。从 SU7 的高性价比入门到 SU7 Ultra 的性能颠覆,再到 YU7 的 SUV 布局,小米正以 “技术越级” 挑战传统车企。然而,品牌积淀、供应链管理与售后服务仍是其长期发展的关键。未来,小米能否在全球市场复制手机领域的成功,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