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在汽车领域的投资布局主要通过顺为资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小米集团等主体展开,覆盖整车制造、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核心环节。以下是其入股或战略投资的主要汽车企业及产业链公司(截至 2025 年 4 月):
一、整车制造企业
- 蔚来汽车(NIO)
- 投资背景:2014 年,顺为资本参与蔚来汽车的创立,成为其早期重要投资者。雷军曾公开表示,蔚来是他 “第一个决定投资的新能源车企”。
- 合作深度:小米生态链产品(如小米手表、手机)与蔚来汽车实现功能联动,例如小米手表可作为蔚来车主的智能遥控器。
- 小鹏汽车(XPeng)
- 投资历程:2015 年,顺为资本参与小鹏汽车 A1 轮融资;2019 年,小米集团领投小鹏汽车 C 轮融资,成为其重要战略股东。
- 技术协同:小米手机与小鹏汽车的车钥匙功能深度整合,提升用户交互体验。
- 众泰汽车(传闻)
- 市场传闻:2025 年 4 月,有媒体报道称小米计划投资 33 亿元入股众泰汽车,以获取其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产能。但该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且众泰汽车董秘回应称 “目前无实控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二、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公司
- 浙江孔辉汽车科技
- 业务领域:电控悬架系统研发与生产。
- 投资动态:2024 年,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对其进行战略投资,推动小米汽车在底盘技术领域的升级。
- 苏州云途半导体
- 业务领域:车规级芯片设计(如 MCU、车规级芯片设计(如 MCU、传感器芯片)。
- 投资意义:小米通过入股云途半导体,强化在汽车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
- 同驭汽车科技
- 业务领域:汽车电子技术(如 ESP、EPB)。
- 投资动态:2024 年,小米关联公司海南极目创业投资入股同驭汽车,进一步完善智能驾驶产业链布局。
- 易弗明材料科技
- 业务领域:轻量化材料(如铝硅镀层热冲压钢)。
- 投资逻辑:2024 年,小米产投对其进行 B 轮融资,该公司技术可实现车身减重 15%、成本降低 20%,直接服务于小米汽车的轻量化战略。
- 富特科技
- 业务领域:车载高压电源系统(如 OBC、DC/DC 转换器)。
- 合作深度:小米长江产业基金斥资 1 亿元入股富特科技,成为其前五大股东。富特科技为小米 SU7、YU7 全系车型独供高压电源系统。
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
- 动力电池领域
- 珠海冠宇(持股 4.3%):小米产业基金于 2018 年入股,专注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研发。
- 赣锋锂电(持股 7.01%):2021 年,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 3.75 亿元,布局固态电池技术。
- 蜂巢能源(参投):2021 年,小米集团参与其 B 轮融资,推动磷酸铁锂电池量产。
- 自动驾驶与传感器
- 深动科技(全资收购):2021 年,小米以 7737 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深动科技,强化 L4 级自动驾驶研发能力。
- 灵明光子(A + 轮参投):ToF 传感器芯片厂商,为小米汽车提供 3D 视觉解决方案。
- 智能座舱与车联网
- 凯立德(战略投资):高精地图与导航服务商,小米车联网专利技术的重要合作伙伴。
- 博泰集团(战略投资):车机系统开发商,与小米联合打造智能座舱生态。
四、生态协同与未来布局
- 小米汽车生态链
- 70 迈:小米生态链企业,专注智能车载设备(如行车记录仪、智能后视镜)。
- 石头科技:扫地机器人制造商,未来或探索车载清洁设备合作。
- 技术输出与全球化
- CTB 电池技术授权:小米已向 8 家国际车企输出 CTB 电池技术,单台授权费 800 美元,推动技术普惠。
- 海外建厂计划:2026 年,小米计划在印尼、墨西哥建 KD 工厂,规避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关税。
五、争议与不确定性
- 众泰汽车入股传闻:尽管市场传闻小米计划入股众泰汽车,但双方均未正式确认。若属实,小米可能通过众泰获取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现成产能,但需警惕众泰历史债务与品牌风险。
- 供应链依赖:小米汽车仍依赖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外部供应商,自研技术(如 CTB 电池、大压铸)的量产稳定性待验证。
总结
小米的汽车投资以 **“生态链 + 核心技术”** 为双轮驱动,通过参股、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构建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智能化的全产业链布局。其核心逻辑在于:
- 降低研发成本:通过投资成熟企业快速获取技术积累。
- 强化供应链安全:在芯片、电池等关键领域布局自主可控能力。
- 生态协同:将手机、IoT 与汽车场景深度融合,打造 “人车家全生态”。
未来,随着小米汽车销量增长(2025 年目标 35 万台),其投资版图或将进一步向充电网络、海外市场等领域延伸。海外市场等领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