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小米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32 万辆,其中首款车型小米 SU7 表现尤为突出。以下是基于公开数据的详细分析:
一、销量核心数据与增长趋势
- 2024 年交付量:
小米 SU7 自 2024 年 4 月 3 日开启交付后,全年累计交付量达13.5 万辆,远超雷军最初设定的 10 万辆目标。
- 关键节点:2024 年 10 月、11 月、12 月单月交付量均突破 2 万辆,显示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 2025 年增长态势:
- 季度表现:2025 年第一季度,小米 SU7 以7.59 万辆的销量位居中大型轿车市场榜首,远超奥迪 A6L(4.51 万辆)、奔驰 E 级(3.33 万辆)等传统豪华车型。
- 月度与周度数据:
- 2025 年 3 月交付量达2.9 万辆,创历史新高。
- 4 月第 1
- 4 月第 16 周(4 月 14 日 - 20 日)交付量为7160 辆,环比增长 14.3%,预计 4 月整月交付量将突破 3 万辆。
- 累计销量:截至 2025 年 4 月 20 日,小米 SU7 年内累计销量已达9.44 万辆,同比增长 1591.6%,成为新能源市场最大黑马。
- 订单与产能:
- 截至 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累计锁单量约38 万份,其中已交付约 18 万辆,仍有 15 万份订单积压。
- 小米汽车工厂通过产能爬坡,2025 年计划冲击35 万辆的交付目标,实际生产量可能达到 45 万辆。
二、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产品定位:
小米 SU7 定位 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主打智能化配置(如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HyperOS 智能座舱)和高性价比,精准切入中高端新能源市场。
- 市场竞争力:
- 销量对比:2025 年 3 月,小米 SU7 单月销量(2.37 万辆)超过特斯拉 Model 3(约 1.5 万辆),成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市场销量冠军。
- 用户群体: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用户占比超 80%,深圳、北京、上海位列销量前三城市。
- 渠道与交付:
小米采用 “1+N” 新零售模式,以自建交付中心为核心,结合小米之家和经销商网络,提升交付效率。例如,北京亦庄工厂年产能规划为 30 万辆,通过两班倒机制加速订单消化。
三、挑战与未来展望
- 产能压力:
尽管产能逐步提升,但订单积压问题依然存在。以当前周产 7000 辆计算,需约半年时间才能消化完 15 万份未交付订单。
- 车型扩展:
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预计年产量达 10 万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
- 市场竞争:
新能源市场竞争激烈,零跑、理想等品牌快速崛起。例如,零跑 B10 车型上市后周销量达 8600 辆,紧逼小米 SU7 的 7200 辆。
四、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小米汽车累计销量已突破32 万辆,其中 SU7 贡献了主要增量。凭借高性价比、智能化配置和精准的市场定位,小米汽车在新能源市场迅速站稳脚跟。然而,产能瓶颈和市场竞争产能瓶颈和市场竞争仍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产能提升和新车型上市,小米有望在 2025 年冲击 35 万辆的交付目标,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