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充电桩供应商体系呈现出多元化合作模式,涵盖家用充电桩、公共充电网络以及超充技术等多个维度。以下是基于最新公开信息的详细解析:
一、家用充电桩核心供应商:科大智能(官方合作)
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科大智能是小米家用充电桩的核心供应商,其产品直接标注为 “小米原厂供应商”。该公司深耕充电领域 20 余年,服务过 90% 的汽车品牌,市场份额在国内主机厂随车配套充电桩业务中超过 30%。
- 产品特点:
- 星河充电桩:采用高强度钢化玻璃面板,支持车端 / APP 双端预约、蓝牙无感启动、IP55 级防护及 16 重安全防护,质保期长达 6 年。
- 魔光充电桩:配备 4.3 英寸全彩超清屏,支持 NFC 一碰启动、华为鸿蒙智联及智能双端预约,兼容小米 SU7 的 “无感车机” 理念。
- 适配性:
科大智能充电桩与小米 SU7 深度适配,7kW 版本适用于标准版车型(约 10 小时充满),11kW 版本适用于 MAX 版车型(约 9 小时充满)。其 6 米枪线设计解决了传统充电桩线长不足的痛点。
二、公共充电网络合作伙伴:18 家运营商(资源整合)
小米通过 “小米充电地图” 整合了国内主流充电运营商的资源,覆盖 2691 个区县,累计接入超 126 万根充电桩(含 9.4 万个超充桩、97 万个直流快充桩)。主要合作方包括:
- 头部车企:蔚来(1.4 万个桩)、小鹏(9000 个桩)、理想(6000 个桩)。
- 电网企业:国家电网、南方电网。
- 第三方运营商:特来电(国内最大公域充电桩运营商)、星星充电、云快充、快电等。
- 能源巨头:壳牌、中石化(布局油电混合充电站)。
合作模式:用户可通过小米汽车 APP 直接扫码启动充电,无需跳转至其他品牌应用,实现 “无感支付”。例如,特来电作为特锐德子公司,不仅接入小米充电地图,还在京东平台销售适配小米 SU7 的 7kW 家用充电桩。
三、第三方充电桩供应商:星云电子(技术适配)
福建星云电子作为行业领先的充电设备厂商,其充电桩产品通过 CQC 认证、CE 认证及华为鸿蒙智联认证,成为少数支持鸿蒙系统的第三方品牌。
- 技术优势:
- 双功率适配:11kW/7kW 智能切换,适配小米 SU7 的同时兼容其他车型(如问界 M9),避免传统 11kW 桩换车后功率缩水 60% 的问题。
- 安全防护:内置过流、过压、过温三重保护模块,支持 - 30℃~55℃宽温运行,适合复杂电网环境。
- 市场定位:
星云充电桩主打高性价比,7kW 版本价格约 1599 元,低于小米原厂桩(3999 元),且提供 6 年质保。其共享充电功能可通过 APP 自定义电价,帮助用户利用低谷时段降低成本。
四、液冷超充技术布局:瑞可达与星云股份(未来规划)
小米计划自建 600kW 液冷超充站,首批覆盖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在这一领域,以下两家企业被提及:
- 瑞可达:作为小米高压连接器供应商,其液冷超充充电枪支持大电流快充,散热效率提升 30%。
- 星云股份:国内 600kW 液冷超充技术领先企业,依托 18 年电池检测技术沉淀,为超充站提供安全保障。
目前,小米超充站的具体建设进度和供应商尚未完全公开,但上述企业的技术储备已为其参与提供了可能性。
五、总结:分层合作与生态协同
小米汽车的充电桩供应体系呈现 “官方 + 第三方 + 生态合作” 的分层结构:
- 家用场景:以科大智能为核心,确保产品与小米生态深度整合。
- 公共场景:通过资源整合快速铺开网络,降低自建成本。
- 高端技术:布局液冷超充等前沿领域,为未来补能网络升级铺路。
这种模式既保证了用户体验的一致性,又通过开放合作加速市场渗透。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官方充电桩可获得品牌背书,而第三方产品则提供更高性价比。随着小米汽车销量增长,其充电网络的覆盖广度和技术深度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