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 SU7 Ultra 的续航表现堪称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标杆,其技术参数与实际体验在多个维度实现了突破。以下是基于官方数据、实测结果及用户反馈的深度解析:
一、官方续航参数:性能与实用的平衡
小米 SU7 Ultra 搭载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93.7kWh),在 CLTC 工况下提供4 档续航选择:
- 基础版(长续航轮胎 + 无尾翼):630 公里(风阻系数 0.195Cd)
- 尾翼版(长续航轮胎 + 碳纤维尾翼):600 公里(下压力提升至 285kg)
- 性能版(高性能轮胎 + 无尾翼):555 公里(百公里电耗 16.5kWh)
- 赛道版(半热熔轮胎 + 尾翼):520 公里(赛道模式能耗提升 30%)
技术亮点:
- 电池技术:采用 “超电子通路技术”,电芯内阻降至 0.25mΩ(全球量产最低),配合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换热面积 7.3㎡),确保连续赛道驾驶时电池温度<55℃。
- 高压平台:800V 架构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10%-80%(约 500 公里),5 分钟快充可补充 200 公里续航。
二、实际续航表现:场景差异显著
1. 城市通勤(CLTC 达成率 90%)
- 典型工况:23℃空调 + 时速 40-60km/h,续航稳定在 580-610 公里。
- 用户反馈:北京车主实测日均通勤 60 公里,每周充电 1 次,冬季开启座椅加热后续航缩减至 550 公里。
2. 高速长途(CLTC 达成率 80%)
- 典型工况:110km/h 时速 + 空调,续航约 520 公里。
- 极限测试:懂车帝在 - 5℃环境下模拟夜间高速(110km/h+NOA 智驾),续航降至 314 公里,达成率 60.38%。
3. 赛道驾驶(CLTC 达成率 45%)
- 性能代价:三电机全功率输出(1548 马力)时,续航仅 28.8 公里,但可支持纽北赛道连续两圈(41.6 公里)无过热。
- 用户实测:上海国际赛车场圈速 2 分 09 秒,单圈耗电约 4.5kWh,满电可完成 10 圈以上。
三、续航影响因素与优化策略
1. 配置选择
- 尾翼效应:碳纤维尾翼增加 12.8% 风阻,导致续航减少 30-75 公里。建议日常驾驶选择可升降电动尾翼(选装价 1.2 万元)。
- 轮胎差异:高性能轮胎(倍耐力 P ZERO)每百公里多耗电 1.2kWh,年均增加电费约 2400 元。
2. 环境温度
- 冬季优化:热泵空调 + 电池预加热技术,-5℃环境下续航达成率 80%(503 公里),比传统 PTC 加热提升 30%。
- 高温表现:40℃环境下连续快充(5.2C),电池温度稳定在 35℃以内,无热失控风险。
3. 驾驶习惯
- 黄金右脚:平稳驾驶(电耗 15.3kWh/100km)比暴力驾驶(电耗 28.7kWh/100km)续航提升 47%。
- 能量回收:强回收模式可提升续航 8%-12%,但可能影响舒适性。
四、充电生态与用户体验
1. 补能网络
- 超充布局:小米自建 800V 超充站已覆盖全国 200 城,单桩功率 480kW,适配车型充电效率提升 3 倍。
- 第三方兼容:支持特斯拉 V3、蔚来超充等主流桩,实测第三方桩充电功率可达 320kW。
2. 用户痛点
- 超充依赖:非小米超充站充电速度可能降至 150kW,建议长途出行提前规划路线。
- 电池寿命:频繁超充(每月>10 次)可能导致电池容量衰减加速 37%,建议日常使用 3C 以下充电。
五、横向对比:性能与续航的取舍
车型 | CLTC 续航(km) | 零百加速(s) | 赛道圈速(上海) | 价格(万元) |
---|---|---|---|---|
小米 SU7 Ultra | 630 | 1.98 | 2 分 09 秒 944 | 52.99 |
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 636 | 2.8 | 2 分 11 秒 | 180.8 |
特斯拉 Model S Plaid | 652 | 2.1 | 2 分 30 秒 | 81.49 |
蔚来 ET7 | 675 | 3.8 | 未公开 | 52.80 |
优势:
- 性能碾压:1.98 秒加速 + 350km/h 极速,超越同价位燃油超跑。
- 性价比突出:价格仅为保时捷 Taycan 的 29%,续航差距不足 1%。
- 智能化体验:HyperOS 车机 + 端到端智驾,交互流畅度优于特斯拉。
短板:
- 品牌溢价:豪华感营造不及传统车企,内饰材质与 BBA 存在差距。
- 售后网络:小米汽车服务中心覆盖城市有限,维修等待周期较长。
六、用户决策建议
1. 目标人群
- 性能玩家:选装碳纤维尾翼 + 半热熔轮胎,接受续航折损,享受赛道级操控。
- 家庭用户:选择长续航轮胎 + 电动尾翼,优先保障日常实用性。
- 科技尝鲜者:关注 OTA 升级,未来或通过算法优化提升冬季续航。
2. 配置推荐
- 必选项:碳纤维车顶(减重 11kg)、空气悬架(提升高速稳定性)。
- 避坑项:半热熔轮胎(雨雪天抓地力差)、固定式尾翼(日常使用风噪大)。
3. 使用技巧
- 续航管理:开启 “智能续航模式”,系统自动平衡性能与能耗。
- 充电策略:夜间谷电(0.3 元 / 度)充电,每年节省电费约 2000 元。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的价格,在续航、性能、智能化三大维度实现了对传统豪华品牌的降维打击。其 CLTC 630 公里的标称续航与 1.98 秒破百的暴力性能,重新定义了 50 万级市场的产品标准。尽管在低温续航和品牌溢价上存在短板,但其 “性能性价比” 的定位精准命中了年轻精英群体的需求。对于追求极致驾驶体验且充电条件便利的用户,SU7 Ultra 是当前市场上不可多得的 “六边形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