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三方数据和行业分析,截至 2025 年 4 月下旬,小米汽车的累计锁单订单已突破 43 万台,其中 2025 年新增锁单量约 18 万台。这一数据反映了小米 SU7 系列车型在市场上的强劲需求,尤其是售价 53 万元的 SU7 Ultra 版本,自 3 月上市以来单周订单量多次突破 5000 台,成为拉动增长的核心车型。
从交付进度来看,小米汽车目前仍面临较大的订单积压。截至 4 月 25 日,小米 SU7 系列未交付订单超过 18 万台,按当前月均交付 3 万台的速度计算,需约半年时间才能完成全部交付。这一积压量较 3 月初的 15 万台增长了 20%,显示订单增速超过产能爬坡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小米 SU7 的交付周期已延长至 49 周(约 11 个月),部分热门配置甚至需要等待超过一年。
在市场表现方面,小米汽车 2025 年第一季度以 75,869 辆的零售销量位居中大型轿车榜首,远超奥迪 A6L(45,148 辆)和奔驰 E 级(33,302 辆)。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台,连续六个月保持 2 万台以上的稳定输出,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小米汽车的产能提升计划正在加速推进,预计 4 月产能将突破 3 万台 / 月,全年目标交付量从 35 万台上调至 45 万台。
值得关注的是,小米汽车的订单结构呈现明显的高端化特征。SU7 Ultra 在单周订单中占比达 25%-30%,其 53 万元的售价不仅打破了国产电动车的价格天花板,更以单周近 6000 台的销量刷新了豪华车型的销售纪录。这种 “高端车型占比高” 的现象在新势力品牌中较为罕见,反映出小米品牌在用户心中的溢价能力正在快速提升。
不过,订单积压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消费者对交付周期的耐心正在经受考验,部分用户开始转向其他品牌。为缓解压力,小米汽车已启动 “产能加速计划”,包括扩建第二、第三工厂,并通过供应链优化将零部件库存周转率提升至行业领先的 15 次 / 年。此外,小米首款 SUV 车型 YU7 将于 6 月上市,预计起售价低于 30 万元,这将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吸引更多主流市场用户。
总体而言,小米汽车的订单量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其市场表现已从 “新势力追赶者” 转变为 “高端市场颠覆者”。随着产能释放和新品上市,预计 2025 年全年订单量有望突破 60 万台,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