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产业链涉及多家上市公司,覆盖电池、电机、零部件、智能驾驶等核心环节。以下是根据 2025 年最新合作动态整理的主要上市公司及合作细节:
一、动力电池与能源系统
- 宁德时代(300750.SZ)
- 核心地位:独家供应小米 SU7 Max 三元锂电池,占小米汽车电池采购量的 40%,并入选工信部 “核心供应商白名单”。
- 深度合作:双方合资成立 “时代北汽 (北京) 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持股 51%),专注于电池制造,规划建立电芯工厂以保障小米汽车的稳定供应。
- 技术突破:为小米 SU7 Ultra 提供麒麟电池包,支持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5 分钟补能 220km,助力车型续航突破 620km。
- 比亚迪(002594.SZ)
- 电池供应:为小米 SU7 和 YU7 提供磷酸铁锂电池,装电量分别为 73.6kWh 和 96.3kWh,续航覆盖 668km 至 830km。
- 技术协同:双方联合开发智能驾驶和车载系统,例如小米 SU7 搭载比亚迪电池的同时,通过小米 HyperOS 系统优化能源管理。
- 高层互动:雷军与王传福多次公开会面,雷军对比亚迪技术(如刀片电池)表示赞赏,显示战略互信增强。
二、电机与动力系统
- 汇川技术(300124.SZ)
- 电机供应:为小米 SU7 Max/Pro 和 YU7 等高性能车型提供驱动电机,技术壁垒显著,2025 年新增订单超 5 亿元。
- 市场份额:在国内电机市场市占率超 30%,合肥工厂年产能提升至 500 万套,支撑小米汽车的产能爬坡。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上市)
- 基础电机:为小米 SU7 系列提供基础驱动电机,是小米汽车的核心供应商之一。
三、汽车零部件与结构件
- 凯众股份(603037.SH)
- 减震系统:作为 SU7 减震系统的核心供应商,国内市占率超 30%,合肥工厂年产能提升至 500 万套,业绩弹性显著。
- 保隆科技(603197.SH)
- 胎压监测:独家供应 SU7 的胎压监测系统(TPMS),市占率国内第一,2025 年新增小米订单超 5 亿元。
- 鹏翎股份(300375.SZ)
- 流体管路:获得小米汽车流体管路定点项目,覆盖蔚来、理想等头部客户,订单金额持续增长。
- 模塑科技(000700.SZ)
- 保险杠:参股公司北汽模塑为小米供应商,保险杠等零部件批量交付,2025 年营收贡献占比提升至 15%。
四、智能驾驶与车联网
- 德赛西威(002920.SZ)
- 智能座舱:为小米汽车提供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和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支持 56 英寸 HUD、3D 车模交互等沉浸式体验。
- 技术协同:与小米合作开发基于 BEV+Transformer + 占用网络的自动驾驶算法,2025 年进入第一阵营。
- 光庭信息(301221.SZ)
- 车载软件:为小米汽车提供智能驾驶算法和车联网解决方案,参与小米 SU7 的自动驾驶系统开发。
- 雅创电子(301099.SZ)
- 车规级芯片:与小米汽车间接开展车规级芯片合作,2025 年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国产替代空间大。
五、生态链与战略协同
- 九号公司(689009.SH)
- 智能出行:作为小米生态链企业,九号公司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如短交通动力系统)可能与小米汽车形成协同,但尚未直接参与汽车制造。
- 北汽蓝谷(600733.SH)
- 生产合作:通过参股公司北汽模塑与小米汽车合作,参与车身结构件供应,并可能在未来代工小米增程式 SUV “昆仑”。
六、未来布局与潜力标的
- 星源卓镁(301398.SZ)
- 轻量化材料:为小米汽车提供镁合金零部件,如仪表盘支架、座椅结构件等,助力 SU7 Ultra 实现整备质量<2400kg。
- 禾赛科技(HSAI.US)
- 激光雷达:为小米 SU7 Pro 提供超高清远距激光雷达 AT128,支持视觉 + 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方案,2025 年订单量预计增长 300%。
总结:核心投资逻辑
- 电池与能源:宁德时代(300750)和比亚迪(002594)是小米汽车的 “双保险”,前者保障高端车型性能,后者支撑中低端市场。
- 零部件与结构件:凯众股份(603037)、保隆科技(603197)等细分领域龙头受益于小米汽车的产能扩张。
- 智能驾驶:德赛西威(002920)和光庭信息(301221)深度参与小米自动驾驶技术迭代,技术壁垒显著。
- 生态协同:九号公司(689009)和北汽蓝谷(600733)可能通过生态合作或代工模式进一步绑定小米汽车。
(注:以上信息基于 2025 年 3 月至 4 月的公开报道和合作公告,部分细节可能随项目进展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