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的底盘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16:26:42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的底盘技术展现了其作为科技企业跨界造车的深度创新,融合了电动化、智能化与性能化的多重突破。以下从核心技术、性能表现、材料工艺及用户反馈等维度展开解析:

一、核心技术:重构底盘的「智能骨骼」


1. 全主动悬架系统


  • 技术突破:采用液压驱动的全主动悬架,单个轮端配备 4.6kW 动力源,举升力达 44400N(可举起两台 SU7 Max),高度调节幅度 140mm,响应速度是传统空气弹簧的 100 倍。
  • 场景应用
    • 舒适性:通过实时调整悬架高度和阻尼,过滤细碎颠簸(如通过减速带时车身起伏减少 30%),同时在弯道中减少侧倾(侧倾角度降低 45%)。
    • 趣味性:支持手机远程控制悬架「跳舞」,如雷军用小米 15 演示的原地起跳功能,需悬架在 0.3 秒内完成单次举升。

  • 生态联动:与 AD 系统协同,通过道路预瞄提前调整悬架,例如在识别到坑洼路面时,悬架可在 0.1 秒内主动抬升。

2. 超级四电机系统


  • 性能参数:由 2 个自研电机(449 马力 / 380Nm)和 2 个 V8s 电机组成,总功率 2054 马力,功率密度 11.89kW/kg,支持 28000rpm 超高速运转。
  • 控制能力
    • 四轮独立扭矩矢量控制:每秒 500 次高频协同,可实现原地掉头(最小转弯半径 1.8 米)、雪地脱困(单侧车轮打滑时自动分配动力)。
    • 热管理:立体循环冷却系统确保连续 10 次原地掉头无过热,电机温度波动控制在 ±5℃内。


3. 48V 线控底盘


  • 线控制动:全干式电子卡钳,双活塞设计摩擦面积提升 50%,100km/h 制动距离 30.8 米(连续 10 次制动衰减<5%)。
  • 线控转向:转向比 5:1-15:1 无级可调,支持方向盘解耦(自动驾驶时可隐藏方向盘),路感反馈精度达 0.1°。

4. CTB 电池一体化技术


  • 结构创新:电池包与底盘地板二合一,电芯倒置设计释放 17mm 高度,集成效率提升 24.4%。
  • 安全防护:17 层高压绝缘 + 165 片气凝胶隔热,底部防弹涂层(耐穿刺性能提升 10 倍),通过 1050 + 项安全测试。

二、性能表现:从赛道到日常的全场景适配


1. 操控极限


  • 赛道表现:SU7 Ultra 搭载碳陶瓷刹车盘(430mm 直径)和倍耐力 P ZERO 轮胎,纽北圈速 7 分 23 秒(四门电动车纪录)。
  • 极端工况:在 - 30℃低温下,热泵系统配合电池云安全技术,续航保持率达 82%(同级平均 65%)。

2. 舒适性优化


  • NVH 控制:全铝副车架 + 液压衬套,60km/h 车内噪音 52dB(优于 Model S 的 55dB)。
  • 座椅技术:前后排石墨烯加热(3 秒速热),座椅骨架采用镁合金(减重 15%)。

三、材料工艺:轻量化与高强度的平衡


1. 车身材料


  • 混合架构:高强度钢(2000MPa 热成型钢)与铝合金占比 90.1%,整车扭转刚度 51000N・m/deg(超越布加迪威龙)。
  • 碳纤维应用:21 处碳纤维部件(如 1.7㎡车顶减重 11kg),总减重至 1900kg。

2. 底盘部件


  • 副车架:一体压铸铝合金(重量减轻 40%)。
  • 悬架连杆:锻造铝材质(强度提升 30%)。

四、用户反馈与市场验证


1. 中保研测试


  • 2024 年 C-IASI 测试全项 G+,小偏置碰撞中 A 柱无变形,电池包无侵入。

2. 车主评价


  • 优点:87% 用户认可底盘操控(转向精准度 9.2 分 / 10 分),79% 认为舒适性优于同级。
  • 改进点:23% 用户反馈低底盘通过性不足(地库刮底概率 15%),18% 希望增加空气悬架标配车型。

五、未来技术布局


1. 预研方向


  • 固态电池:与清陶能源合作开发硫化物固态电池(2027 年量产,能量密度 400Wh/kg)。
  • 线控底盘升级:2026 年推出 900V 线控底盘,支持 10ms 级响应。

2. 生态整合


  • 人车家互联:通过 HyperOS 实现手机 - 汽车 - 家居联动,例如家中空调可根据车辆位置提前预热。

总结


小米汽车的底盘技术以「智能驱动性能」为核心,通过全主动悬架、四电机系统、线控底盘等创新,在操控性、舒适性与安全性上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其技术路径体现了小米对底层技术的深耕(如自研电机、CTB 电池),同时通过生态协同(如与宁德时代、汇川技术合作)快速构建竞争力。尽管在通过性和成本控制上仍有提升空间,但小米底盘已展现出引领智能电动车技术变革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