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时间线可分为以下关键节点:
一、项目启动与研发阶段
- 2021 年 3 月 30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正式宣布启动造车计划,成立全资子公司「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 100 亿元,并明确首款车型定位为高端智能电动汽车。
- 2021 年 9 月 1 日:小米汽车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亦庄),工厂建设同步启动。
- 2023 年 12 月 24 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开通,雷军发布首条预告,宣布首款车型命名为小米 SU7,并开启技术沟通会预热。
二、首款车型发布与交付
- 2024 年 3 月 28 日:小米 SU7 全球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雷军公布了车型配置、售价(21.59 万 - 29.99 万元)及交付计划。发布会后 27 分钟,大定订单突破 5 万台。
- 2024 年 4 月 3 日:小米 SU7 创始版(限量 5000 台)正式交付,首批用户在北京亦庄工厂提车。标准版和 Max 版于 4 月底启动交付,Pro 版于 5 月底交付。
- 2024 年 11 月 13 日:小米 SU7 第 10 万台下线,用时 230 天;2025 年 3 月 18 日,第 20 万台交付,仅间隔 4 个月。截至 2025 年 4 月 27 日,累计交付超 24 万台,月均交付量稳定在 2.9 万台以上。
三、产能与市场表现
- 2024 年 3 月:北京亦庄工厂一期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2025 年二期工厂封顶,预计新增产能 15 万辆,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
- 2024 年全年:小米 SU7 交付量 13.69 万辆,营收 329 亿元,虽亏损 62 亿元,但单月交付量从 4 月的 7058 辆增长至 12 月的 2.5 万辆以上,成为新势力中唯一单车型年销超 13 万辆的品牌。
- 2025 年目标:全年交付量目标 35 万辆,若达成,汽车业务有望实现盈亏平衡。截至 2025 年 4 月,SU7 未交付订单仍超 18 万辆,按当前月均 3 万辆的交付速度,需半年时间消化积压订单。
四、后续车型与战略布局
- 2025 年 6-7 月:首款 SUV 车型小米 YU7计划上市,定位中大型 SUV,售价 30-40 万元,搭载激光雷达和高阶智驾系统,将在二期工厂生产。
- 2025 年 3 月:高性能版小米 SU7 Ultra已开启预售(81.49 万元),搭载三电机系统,0-100km/h 加速 1.98 秒,计划年内交付。
- 2026 年:网传代号「昆仑」的第三款车型(增程式 SUV,售价 15 万元左右)预计推出,主攻家庭用户市场。
五、争议与挑战
-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因高速自动驾驶事故引发安全讨论,官方回应称事故原因为「传感器误判 + 驾驶员未及时接管」,但智驾系统可靠性受到质疑。
- 供应链风险:YU7 原计划搭载的英伟达 Thor 芯片因流片延迟,可能影响量产进度,但小米官方否认了外媒关于 YU7 推迟上市的报道。
总结
小米汽车从 2021 年启动到 2024 年首款车型交付,仅用 3 年时间完成从 0 到月销近 3 万辆的突破,展现了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的快速迭代能力。当前,SU7 的热销为其奠定了市场基础,但产能扩张、智驾技术完善及新车型的市场接受度,将成为其 2025 年能否实现 35 万辆目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