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雷军在多个公开场合的确认及小米汽车官方信息,小米汽车的价格体系已明确覆盖多个细分市场。以下是截至 2025 年 4 月的最新价格信息及背景分析:
一、基础车型:小米 SU7 系列(2024 年发布)
雷军在 2024 年 3 月 28 日的小米汽车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小米 SU7的定价策略,该系列以 “性能与性价比平衡” 为核心,包含三个版本:
- 标准版:21.59 万元(后驱长续航智驾版,CLTC 续航 700 公里,零百加速 5.28 秒)
- Pro 版:24.59 万元(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CLTC 续航 830 公里,15 分钟补能 350 公里)
- Max 版:29.99 万元(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版,双电机全轮驱动,零百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 公里)
这一定价策略打破了市场对小米 “低价走量” 的固有认知。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标准版车型 “每卖一台都亏钱”,但通过高配车型的利润平衡整体成本。值得注意的是,Max 版原本计划定价 35 万元,但因市场竞争压力调整至 29.99 万元,凸显小米在高端市场的试探性布局。
二、高端车型:小米 SU7 Ultra(2025 年发布)
2025 年 2 月 27 日,小米推出旗舰车型SU7 Ultra,售价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 等豪华品牌:
- 标准版:52.99 万元(CLTC 续航 750 公里,搭载赛道级绞牙减振器、倍耐力半热熔轮胎)
- 纽北限量版:81.49 万元(全球限量 5000 台,专属拉花、碳纤维套件,赛道成绩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纪录)
雷军在 2025 年 3 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透露,SU7 Ultra 上市三天即售出 1 万辆,远超预期。这一成绩验证了小米品牌在 50 万元以上市场的接受度,雷军坦言 “消费者愿意花 50 多万买小米汽车,超出我的想象”。
三、价格策略的深层逻辑
- 分层定价:通过 21.59 万 - 81.49 万元的价格带,小米汽车覆盖了家庭用户、性能爱好者、豪华车买家等多重需求。例如,标准版针对比亚迪海豹、特斯拉 Model 3,而 Ultra 版则瞄准蔚来 ET7、保时捷 Taycan。
- 技术下放:SU7 Max 的 871V 碳化硅高压平台、SU7 Ultra 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等技术,未来可能逐步应用于中低端车型,形成 “高端树品牌、中端走量、低端保市场” 的策略。
- 生态协同:小米汽车与米家设备的深度互联(如手机无感解锁、车家联动)成为差异化卖点,即使基础车型也能通过生态价值提升竞争力。
四、市场反馈与未来展望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系列累计订单突破 15 万台,其中 Ultra 版占比约 18%,显示出高端车型的市场潜力。行业分析认为,小米汽车的定价策略既避免了与传统车企的直接价格战,又通过 “硬件亏损 + 软件盈利” 的模式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前购买小米汽车可享受限时权益:SU7 系列在 4 月 30 日前下单赠送价值 1.6 万元的真皮座椅、车载冰箱等配置;SU7 Ultra 用户可获赠碳纤维套件及 5 年免费基础保养。未来随着产能提升和技术迭代,小米汽车可能推出更多细分车型,进一步完善价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