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价格与定位
- 小米 SU7:
起售价 21.59 万元(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顶配四驱 Max 版 29.99 万元。定位中大型轿跑,主打高性价比,适合追求科技配置和智能体验的用户。 - 特斯拉 Model 3:
起售价 23.55 万元(2025 款后轮驱动版),高性能版 33.59 万元。定位中型运动轿车,品牌溢价显著,适合注重品牌影响力和成熟技术的消费者。 - 差异点:
小米 SU7 价格门槛更低,顶配车型比 Model 3 高性能版便宜约 3.6 万元,且标配座椅通风 / 加热、车载冰箱等舒适性配置。特斯拉则通过品牌和超充网络形成差异化优势。
二、智能驾驶与车机系统
1. 智能驾驶
- 小米 SU7:
- 硬件:Pro/Max 版搭载 NVIDIA Orin 芯片,配备 11 个摄像头,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 NOA 功能,全系免费开放。
- 表现:实际路测中,高速 NOA 变道逻辑流畅,但偶发车道偏离需人工接管;城市 NOA 在复杂路口识别准确率约 85%,泊车成功率较高。
- 优势:性价比突出,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体验高阶智驾功能。
- 特斯拉 Model 3:
- 硬件:HW4.0 芯片,纯视觉方案,基础 Autopilot 功能稳定,但 FSD(全自动驾驶)需额外支付 6.4 万元,且国内尚未完全落地。
- 表现:高速跟车和车道保持能力强,但泊车场景识别率较低,夜间行人识别存在延迟。
- 优势:FSD 未来升级潜力大,适合愿意为长期技术迭代付费的用户。
- 总结:小米 SU7 的智驾功能更具实用性,尤其适合预算有限的用户;特斯拉 FSD 则依赖未来 OTA 升级,当前体验略逊。
2. 车机系统
- 小米 SU7:
搭载骁龙 8295 芯片,操作流畅度优于 Model 3,支持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和小米生态联动(如控制智能家居),车机应用生态丰富。 - 特斯拉 Model 3:
界面简洁,但语音交互反应较慢,不支持第三方应用扩展,空调操作需通过屏幕多次点击。 - 差异点:小米 SU7 的车机系统更贴合中国用户习惯,特斯拉则延续极简风格,实用性稍弱。
三、动力与续航
1. 性能参数
- 小米 SU7:
- 后驱版:最大功率 220kW,零百加速 5.7 秒;四驱版:最大功率 425kW,零百加速 2.78 秒。
- 续航:CLTC 标称 800km(Max 版),实际高速续航约 600km,城市续航可达 700km。
- 特斯拉 Model 3:
- 后驱版:最大功率 194kW,零百加速 6.1 秒;高性能版:最大功率 357kW,零百加速 3.3 秒。
- 续航:CLTC 标称 713km(长续航版),实际高速续航约 568km,城市续航约 650km。
- 总结:小米 SU7 的加速性能和续航表现均优于同价位 Model 3,尤其四驱版性能对标百万级燃油车。
2. 充电与补能
- 小米 SU7:
支持 800V 高压平台,超充功率最高 100kW,30 分钟可从 10% 充至 80%。充电网络覆盖 102 万根充电桩(含蔚来、小鹏等合作桩),高速服务区覆盖率 88.1%。 - 特斯拉 Model 3:
超充功率最高 250kW,充电速度更快(15 分钟补能 250km),全球超充网络超 6 万个,国内布局成熟。 - 差异点:特斯拉充电效率更高,但小米通过合作网络弥补了自建桩不足的短板,尤其在山东济宁等地,综合示范充电站已投运,支持液冷超充。
四、空间与舒适性
- 小米 SU7:
轴距 3000mm,后排腿部空间优于 Model 3(2875mm),但溜背造型导致头部空间局促(身高 180cm 以上乘客可能顶头)。标配座椅通风 / 加热、后排 8 英寸触控屏,舒适性配置丰富。 - 特斯拉 Model 3:
后排空间中规中矩,座椅支撑性较好,但缺乏通风功能,空调操作逻辑复杂。后备厢容积 682L,优于小米 SU7 的 595L。 - 总结:小米 SU7 在舒适性配置上更胜一筹,Model 3 则在空间实用性和储物能力上占优。
五、安全与可靠性
- 小米 SU7:
- 安全测试:C-NCAP 2024 版综合得分率 93.5%,获五星评价,中保研碰撞测试全优。
- 争议点:2025 年 3 月发生碰撞自燃事故,引发电池安全性争议,官方称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
- 特斯拉 Model 3:
- 安全设计:高强度车身结构,标配主动安全功能,电池管理系统成熟,静止掉电率低。
- 用户反馈:售后服务专业,维修效率高,但部分车主反映维修成本较高。
- 总结:特斯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受市场认可,小米 SU7 需进一步验证长期稳定性。
六、品牌与售后
- 小米汽车:
新品牌,售后网络覆盖 70 + 城市,提供上门取送车、道路救援等服务,但长期可靠性和保值率待观察。 - 特斯拉:
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车品牌,售后满意度高,二手车保值率约 60%-7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差异点:特斯拉在品牌认知度和售后体系上优势明显,小米则以性价比和生态联动吸引用户。
七、选购建议
选小米 SU7 的情况:
- 预算 25 万元左右,追求高配置和智能体验。
- 注重续航、动力和舒适性配置,且愿意接受新品牌。
- 日常通勤以城市道路为主,偶尔长途出行(依赖合作充电网络)。
选特斯拉 Model 3 的情况:
- 预算 25 万 - 30 万元,重视品牌影响力和成熟技术。
- 偏好运动操控和极简设计,对 FSD 未来升级有期待。
- 充电依赖超充网络,且需要较高的保值率。
总结
小米 SU7 凭借价格、配置和智能驾驶的高性价比,成为 2025 年电动车市场的黑马,尤其适合科技爱好者和家庭用户。特斯拉 Model 3 则以品牌、超充网络和成熟度保持竞争力,适合注重稳定性和长期价值的消费者。若追求 “尝鲜” 和实用性,小米 SU7 是更优选择;若注重品牌和售后,特斯拉仍是稳妥之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