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经销商招募计划是其 “1+N” 新零售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通过整合直营与代理模式,快速构建全国性销售网络。以下从招募策略、合作模式、行业影响及未来展望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招募策略:聚焦头部市场,分层级拓展
- 区域布局
小米汽车采用 “分批次覆盖” 策略,优先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布局自建交付中心(即 “1”),同时在 17 个重点城市(如苏州、重庆、宁波等)开放经销商招募(即 “N”)。2025 年 2 月,招募范围进一步扩大至全国多个三四线城市,例如广东的揭阳、阳江、韶关,湖北的襄阳、孝感等,覆盖更广泛的下沉市场。
- 合作方筛选标准
小米对经销商资质要求严格:
- 资质门槛:需为百强汽车经销商集团或区域强商,拥有豪华品牌(如奔驰、宝马)或主流新能源品牌(如特斯拉、蔚来)代理经验优先。
- 场地要求:建议场地面积 3000 平方米以上,临街面宽不低于 26 米,展厅高度不低于 6 米,并具备二类及以上维修资质。
- 理念匹配:认同小米 “真诚热爱、与用户交朋友” 的品牌文化,愿意长期投入。
- 政策支持
小米为经销商提供全方位扶持:
- 资金支持:初始投资门槛低于传统车企,且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
- 运营支持:包括选址建议、装修补贴、销售团队培训等,甚至提供数字化工具优化库存管理。
- 区域保护:每个城市仅开放有限名额,给予独家经营权,避免恶性竞争。
二、合作模式:“代理销售 + 授权服务” 双轨制
- 业务边界清晰
经销商主要承担 “代理销售” 和 “授权服务” 职能,不涉及整车转售和交付。具体分工如下:
- 销售端:通过汽车销服一体店(2S 店)展示和销售车辆,价格与官网统一,避免加价或降价扰乱市场。
- 服务端:提供机修、钣金、喷漆等售后服务,但需接受小米统一的服务标准和质量管控。
- 交付端:由小米自建交付中心负责车辆交付及用户档案管理,确保全流程可控。
- 盈利模式
经销商利润主要来自两部分:
- 销售提成:小米 SU7 单车提成约 4.5%(即每台 0.97 万 - 1.35 万元),部分门店单月利润可达 200 万元。
- 售后收益:授权服务中心通过维修保养服务分成,且小米承诺提供稳定的配件供应。
- 数字化赋能
小米通过 “人车家” 新零售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协同:
- 数据互通:经销商可共享小米生态用户数据,精准触达潜在客户。
- 线上引流:用户通过小米官网或 APP 下单后,可选择就近经销商试驾或提车。
三、行业影响:打破传统格局,重塑渠道生态
- 对新势力车企的冲击
小米的 “1+N” 模式与小鹏类似,但更强调对经销商的筛选和管控。相较于特斯拉的纯直营模式,小米通过引入优质经销商,可快速覆盖三四线城市,弥补直营网络的不足;相较于华为的授权模式,小米对价格和服务的管控更严格,避免渠道混乱。
- 对传统经销商的变革
小米的招募标准倒逼传统经销商升级:
- 服务能力:需具备新能源汽车维修资质,适应智能化售后服务需求。
- 数字化运营:需接入小米的 ERP 系统,实现库存、订单、用户数据的实时同步。
- 对消费者的价值
- 价格透明:统一售价避免经销商加价,用户可通过官网或 APP 查询全国统一价格。
- 服务标准化:无论通过直营还是经销商渠道购车,均可享受小米统一的售后政策。
四、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 潜在机遇
- 市场扩张:2025 年一季度小米 SU7 销量突破 7.5 万辆,若经销商网络加速铺开,有望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 生态协同:小米之家引入车业务后,可通过 “手机 + 汽车 + 智能家居” 联动,提升用户粘性。
- 主要挑战
- 渠道平衡:需避免直营与经销商之间的利益冲突,例如防止经销商通过外销或加价扰乱价格体系。
- 服务质量管控:随着经销商数量增加,如何确保服务标准统一是关键。
- 战略意义
小米汽车的经销商招募不仅是销售渠道的拓展,更是其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的重要落子。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小米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后续车型的推出和全球化布局奠定基础。
总结
小米汽车的经销商招募是其 “1+N” 新零售体系的核心环节,通过严格筛选优质经销商、数字化赋能和区域保护政策,实现了快速扩张与品质管控的平衡。这一模式既借鉴了新势力车企的直营经验,又融入了传统经销商的本地化优势,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型渠道解决方案。未来,随着小米汽车销量增长和生态协同深化,其经销商网络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