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车su7性能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12:15:17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 SU7 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凭借高性能、智能化配置和生态互联优势,在新能源市场中展现出强劲竞争力。以下从动力性能、续航与充电、智能驾驶、底盘操控、用户反馈等维度展开详细分析:

一、动力性能:双电机四驱版 2.78 秒破百,性能越级


小米 SU7 提供三种动力版本,覆盖不同用户需求:
  • 后驱标准版(21.59 万):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 220kW,零百加速 5.28 秒,CLTC 续航 700km,搭载 400V 磷酸铁锂平台。
  • 后驱 Pro 版(24.59 万):续航提升至 830km(94.3kWh 神行电池),新增激光雷达和城市 NOA 功能,但未支持 800V 快充。
  • 四驱 Max 版(29.99 万):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495kW,零百加速 2.78 秒,CLTC 续航 800km(101kWh 麒麟电池 + 800V 平台),配备空气悬架 + CDC 电磁减震、布雷博卡钳等。

性能亮点
  • 加速能力:Max 版 2.78 秒破百,媲美特斯拉 Model S Plaid(2.1 秒)和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2.2 秒),但价格仅为后者的 1/3。
  • 赛道性能:SU7 Ultra(52.99 万)搭载 3 电机系统(V8s+V6s),马力 1548 匹,最高时速 350km/h,零百加速 1.97 秒,碳纤维车身减重 500kg,下压力达 2145kg,赛道圈速 1:09.54,位列易车榜第五。
  • 动力平顺性:标准模式下动力输出线性,运动模式推背感强烈,电机响应速度行业领先。

二、续航与充电:800V 高压平台 15 分钟补能 510km


  • 续航表现
    • Max 版 CLTC 续航 800km,实测低温(-20℃)续航达成率 47.5%(385km),常温(5-15℃)达成率 91%(737km)。
    • 标准版高速续航约 470km(107km/h 时速,空调开启),能耗 15.7kWh/100km,与特斯拉 Model 3 后驱版相当。

  • 充电效率
    • Max 版支持 800V 高压平台,15 分钟补能 510km,400kW 超充桩下充电功率超 300kW,10%-80% 充电仅需 25 分钟。
    • 标准版 / Pro 版采用 400V 平台,15 分钟补能 350km,充电功率稳定在 110kW 左右。

  • 电池技术:Max 版搭载宁德时代麒麟电池,支持 5.2C 超充倍率;标准版 / Pro 版采用磷酸铁锂电池,CTB 一体化技术提升安全性。

三、智能驾驶:激光雷达 + Orin-X 芯片,城市 NOA 全国开通


  • 硬件配置
    • 标准版:纯视觉方案(11 摄像头 + 3 毫米波雷达),NVIDIA Orin 芯片(算力 54TOPS),支持高速 NOA、自动泊车。
    • Pro/Max 版:激光雷达 + 双 Orin-X 芯片(算力 508TOPS),支持城市 NOA、代客泊车、极窄车位泊车(最小 50cm 间距)。

  • 功能亮点
    • 全场景覆盖:高速 NOA 自动变道、城市 NOA 应对无保护左转 / 施工绕行,需累计行驶 1000 公里解锁。
    • 生态联动:语音控制联动智能家居,导航自动激活 “回家模式”。
    • 安全增强:AEB Pro 紧急刹停(70km/h),行人识别响应比人类快 0.3 秒。

  • 用户反馈:高速 NOA 变道果断,但部分用户认为城市 NOA 激进,缺乏问界的沉稳感。

四、底盘与操控:运动化调校,麋鹿测试 83km/h


  • 悬挂系统:全铝双叉臂前悬 + 多连杆后悬,Max 版配备空气悬架 + CDC 电磁减震,支持高低 / 软硬调节,兼顾滤震与路感反馈。
  • 操控性能
    • 麋鹿测试成绩 83km/h,弯道侧倾控制优秀,车身响应灵敏。
    • 赛道模式支持自定义 ESC/TC 参数,满足高阶驾驶需求。

  • 制动系统:Max 版搭载布雷博四活塞卡钳,100-0km/h 制动距离 33.5 米,但部分用户反馈刹车前段虚位明显。

五、用户反馈与竞品对比


  • 核心优势
    • 性价比:21.59 万起售,标配高速 NOA、座椅加热 / 通风,同价位竞品(如极氪 007、智界 S7)难以匹敌。
    • 生态互联:小米澎湃 OS 支持五屏联动、无感连接,车内可操控米家设备。
    • 底盘质感:运动化调校被用户称为 “同价位无敌”,滤震高级且路感清晰。

  • 改进建议
    • 后排座椅偏短,腿部支撑不足;车机功能完善度待提升(如米家设备导入缺少 “全选” 按钮)。
    • 部分城市维保网点不足,需前往其他城市进行维修。

  • 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3:SU7 续航更长(Max 版 800km vs Model 3 713km),智驾硬件更丰富(激光雷达 + 多传感器)。
    • 极氪 007:800V 平台充电更快,但 SU7 智能化体验领先,生态互联无缝衔接。
    • 智界 S7:豪华配置更优(电吸门、座椅按摩),但 SU7 动力性能更强。


总结:性能与智能的 “水桶车”


小米 SU7 以 21.59 万起售的价格,在动力、续航、智能驾驶、底盘操控等方面实现了越级表现,尤其 Max 版的 2.78 秒加速和 800V 超充技术,树立了 30 万级纯电轿车的新标杆。尽管存在后排空间、车机功能等细节短板,但其综合产品力已足以与特斯拉、极氪等品牌抗衡,成为追求性能与科技的用户的高性价比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