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的重量因车型、配置及动力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截至 2025 年 4 月的主要车型数据(数据来源包括小米官方公告、工信部申报信息及权威媒体评测):
一、小米 SU7 系列(轿车)
作为小米首款量产车型,SU7 系列提供多种续航和驱动版本,整备质量覆盖1980kg 至 2360kg:
- 2024 款基础版:
- 整备质量:1980kg(后驱标准续航版,搭载磷酸铁锂电池)。
- 总质量:2430kg,最大载重约 450kg(可承载 5 名乘客 + 行李)。
- 性能:单电机 220kW,续航 628-668km,零百加速 5.28 秒。
- 2024 款长续航版:
- 整备质量:2205kg(后驱 Pro 版,三元锂电池)或 2250kg(四驱 Max 版)。
- 总质量:2540kg(后驱 Pro)或 2655kg(四驱 Max),载重能力仍为 450kg 左右。
- 性能:双电机 673 马力,零百加速 2.78 秒,续航 750-800km。
- 2025 款 SU7 Ultra:
- 整备质量:2360kg(三电机全驱版,碳纤维车身减重 24 处)。
- 总质量:2810kg,搭载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放电功率 1330kW,100-0km/h 制动距离仅 25 米。
- 性能:1548 马力,最高时速 350km/h,下压力 2145kg,专为赛道设计。
二、小米 YU7(SUV)
小米首款 SUV 车型,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整备质量2405kg:
- 基础参数:
- 尺寸: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五座布局。
- 整备质量:2405kg(双电机版),总质量 2855kg,最大载重约 450kg。
- 性能:双电机 691 马力,续航 820km,最高时速 240km/h,支持 800V 超快充。
- 配置差异:
- 入门版整备质量 2315kg(单电机),高配版 2425kg(双电机 + 激光雷达)。
- 电池容量分 96.3kWh 和 101.7kWh 两种,对应续航 650km 和 820km。
三、重量差异的核心因素
- 电池类型与容量:
- 磷酸铁锂电池(如 SU7 基础版)比三元锂电池(如 SU7 Max 版)更重,但成本更低。
- 大容量电池(如 101kWh)增加约 66kg 重量,续航提升 15%-20%。
- 驱动系统:
- 双电机比单电机增重约 120kg(如 SU7 Max vs 基础版)。
- 三电机 SU7 Ultra 采用碳纤维车身减重 500kg,抵消部分电机重量。
- 智能硬件:
- 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等智驾设备增加约 30kg 重量(如 SU7 Max 和 YU7 高配版)。
四、与竞品对比
车型 | 整备质量(kg) | 续航(CLTC) | 价格(万元) |
---|---|---|---|
小米 SU7 Max | 2250 | 800km | 35-40 |
小米 YU7 双电机版 | 2405 | 820km | 40-45 |
特斯拉 Model Y | 2050 | 660km | 26-32 |
蔚来 ET5 | 1985 | 560km | 32-38 |
注:小米车型在续航和整备质量上优于同价位竞品,但重量较高可能影响能耗。
五、官方建议与使用场景
- 载重提示:小米 SU7 和 YU7 的最大载重均为 450kg,建议避免长期满载以保护悬挂系统。
- 充电效率:整备质量每增加 100kg,快充时间延长约 5%(如 SU7 Ultra 比基础版慢 15 分钟)。
- 冬季续航:重量较大的车型(如 YU7)在 - 10℃环境下续航衰减约 25%,需依赖电池预加热功能。
如需更详细的车型数据,可参考小米汽车官网或工信部公告(如第 392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