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产品力解析
1. 性能与续航
- 动力系统:标准版搭载后驱单电机(299 马力),Max 版配备双电机四驱(510 马力),零百加速分别为 6.9 秒和 3.2 秒。2025 款 Ultra 版本升级为三电机系统(1548 马力),零百加速仅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性能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 续航能力:标准版 CLTC 续航 700km(实际高速续航约 495km),Max 版 800km。Ultra 版本搭载 93.7kWh 电池组,CLTC 续航 630km,支持 5.2C 超充,11 分钟补能 30%-80%。
- 底盘调校:采用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标配 CDC 可变阻尼减震器,操控性优于特斯拉 Model 3,但舒适性略逊于比亚迪汉 L EV。
2. 智能座舱与生态
- 硬件配置:16.1 英寸中控屏 + 8.1 英寸 HUD,搭载高通骁龙 8295 芯片,支持 5G 网络和 UWB 数字钥匙。车机系统深度整合小米生态,可联动米家设备、手机热点共享等。
- 交互体验:小爱同学支持连续对话和可见即可说,语音唤醒率达 98%。但部分用户反馈导航提示延迟、语音指令偶发识别错误。
3. 智能驾驶
- 硬件方案:Max 版配备双 Orin-X 芯片(508TOPS 算力)、12 颗摄像头、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及激光雷达,支持高速 NOA 和城市 NOA。2024 年 12 月 OTA 升级接入 VLM 视觉语言大模型,提升施工路段识别能力。
- 实际表现:高速场景下车道保持稳定,但城市道路偶发加塞处理犹豫。2025 年 3 月事故显示,系统在施工改道路段触发接管后 1-3 秒发生碰撞,引发对人机共驾安全性的讨论。
二、市场表现与用户画像
1. 销量与产能
- 销售数据:截至 2025 年 3 月,累计销售超 32 万辆,交付 18 万辆,订单积压约 15 万辆。Ultra 版本上市两小时锁定 1 万订单,全年目标 1 万辆提前达成。
- 交付周期:标准版等车 35-38 周,Ultra 版本缩短至 9-12 周。产能瓶颈主要源于电池供应(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和激光雷达芯片(禾赛 AT128)。
2. 用户反馈
- 正面评价:
- 设计:0.195Cd 风阻系数 + 无框车门,颜值获 90 后用户青睐。
- 性价比:Max 版 29.99 万元标配高阶智驾,比同配置特斯拉 Model 3 便宜 8 万元。
- 生态联动:手机 APP 远程控车、米家设备联动等功能受米粉欢迎。
- 负面吐槽:
- 空间:溜背造型导致后排头部空间局促(180cm 以上乘客顶头)。
- 底盘:运动化调校牺牲舒适性,过减速带颠簸感明显。
- 车机:偶发卡顿、蓝牙钥匙连接不稳定。
三、争议事件与官方回应
1. 高速碰撞事故
- 事件经过:2025 年 3 月 29 日,SU7 标准版在 NOA 状态下遇施工改道,驾驶员接管后 1-3 秒碰撞隔离带,致 3 人死亡。小米提交数据显示系统已提前减速并提示接管,但家属质疑智驾可靠性。
- 官方措施:成立专项小组配合调查,承诺 OTA 升级 “施工路段预警” 和 “接管后紧急制动辅助” 功能,计划 2025 年 6 月推送。
2. 售后服务争议
- 网点覆盖:全国 70 + 城市设服务中心,但三四线城市依赖第三方合作网点,部分用户反映维修周期长。
- 保险政策:无忧服务包需绑定官方合作保险,事故后电池维修免赔条款引发纠纷。
四、竞品对比与选购建议
车型 | 价格(万元) | 续航(CLTC) | 智驾配置 | 核心优势 |
---|---|---|---|---|
小米 SU7 Max | 29.99 | 800km | 双 Orin-X + 激光雷达 | 生态联动、性价比 |
特斯拉 Model 3 | 26.39-34.99 | 606-713km | Autopilot(需选装 FSD) | 品牌溢价、超充网络 |
比亚迪汉 L EV | 21.98-27.98 | 701km | 天神之眼 B(全系标配) | 充电速度(1000kW)、底盘调校 |
选购建议:
- 科技尝鲜者:选 SU7 Max,29.99 万元即可体验高阶智驾和小米生态。
- 品牌忠诚者:特斯拉 Model 3 适合追求全球服务网络和保值率。
- 务实家庭用户:比亚迪汉 L EV 在充电效率和舒适性上更均衡。
五、未来展望
小米 SU7 的市场表现印证了 “硬件堆料 + 生态赋能” 策略的成功,但需解决产能爬坡、智驾安全性及售后服务短板。随着 2025 年下半年 SU7 猎装版和 SU7 Crossover 的推出,小米有望进一步扩大在 20-30 万元纯电市场的份额。对于消费者,建议关注 2025 年 6 月的 OTA 升级和电池技术迭代(如固态电池试装车),这些将影响长期使用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