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跑车续航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11:12:59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旗下的高性能电动跑车 SU7 Ultra,其续航表现展现了当前电动车技术的前沿水平。以下从核心数据、技术支撑、实际表现及竞品对比四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核心续航数据与版本差异


  1. CLTC 标准续航
    • 基础版:搭载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CLTC 工况续航为 630 公里,匹配三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 1548 马力),满足日常通勤与赛道驾驶的双重需求。
    • 纽北限量版:CLTC 续航同样为 630 公里,但百公里耗电量提升至 16.5kWh,选装碳纤维尾翼和半热熔轮胎后,实际续航可能降至 500 公里以下,凸显性能与实用性的取舍。

  2. 续航版本选择
    小米 SU7 Ultra 提供多种配置组合:
    • 单电机后驱:CLTC 续航 700 公里(73.6kWh 刀片电池),适合城市通勤。
    • 双电机四驱:CLTC 续航 800 公里(101kWh 麒麟电池),兼顾性能与长续航。
    • 赛道版:搭载 93.7kWh 动力电池,CLTC 续航 630 公里,支持赛道连续两圈高强度驾驶。


二、技术支撑:电池与补能体系


  1. 电池技术
    • 宁德时代麒麟 II 电池:能量密度达 500Wh/kg,支持 5.2C 超快充(11 分钟充至 80%),配合双大面主动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为普通电车的 3 倍,保障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
    • 固态电池规划:2025 年测试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10%),CLTC 续航 1100 公里;2027 年量产全固态电池,适配小米第三代超级底盘,低温续航提升 20%。

  2. 快充技术
    • 800V 高压平台:5 分钟补能 220 公里,15 分钟补能 510 公里,0.32 小时充至 80% 电量,缓解长途出行焦虑。
    • 车云协同热管理:充电前预加热电池至最佳温度,提升快充效率,实测 10%-80% 充电时间仅 28 分钟。


三、实际续航表现:场景化实测


  1. 综合路况
    • 城市道路:续航达成率 85%-90%,630 公里 CLTC 标称值下,实际可行驶 535-567 公里,支持 “一周一充”。
    • 高速场景:时速 120km/h 时,电耗约 20kWh/100km,实际续航 450-500 公里;若选装碳纤维尾翼,续航可能降至 400 公里以下。

  2. 极端环境
    • 低温(-5℃至 - 10℃):开启空调后,续航达成率约 60%-70%,630 公里 CLTC 标称值下,实际续航 314-450 公里。
    • 赛道驾驶:连续两圈纽北赛道(约 30 公里)后,电池温度稳定在 35℃以内,续航衰减约 15%,展现出赛道级散热能力。

  3. 用户实测案例
    • 长途挑战:从北京到广州(1600 公里),全程开启空调、载重 200 公斤,续航达成率 82%,仅需补能 3 次,每次快充至 80% 耗时 28 分钟。
    • 极限测试:低温高速(-10℃、120km/h)续航 314 公里,选装尾翼后进一步降至 290 公里,验证了性能与续航的权衡。


四、竞品对比:性能与续航的平衡


车型CLTC 续航价格核心优势
小米 SU7 Ultra630 公里52.99 万起三电机、1.98 秒加速、800V 快充
保时捷 Taycan676 公里91.8 万起品牌溢价、2 挡变速箱、赛道调校
特斯拉 Model S652 公里78.99 万起智能驾驶、OTA 升级、品牌认知度
蔚来 ET7675 公里52.8 万起换电体系、激光雷达、服务生态

  • 性价比:小米 SU7 Ultra 以 52.99 万元价格提供超跑级性能(1548 马力、1.98 秒加速),续航参数接近特斯拉 Model S,但价格低 33%。
  • 技术差异:保时捷 Taycan 采用 2 挡变速箱优化高速能耗,小米 SU7 Ultra 通过 800V 快充弥补续航差距,两者在赛道表现上各有侧重。
  • 补能网络:特斯拉超充站覆盖更广,小米依托第三方充电桩(如特来电),快充效率更高但网点密度不足。

五、总结与选购建议


小米 SU7 Ultra 的续航表现体现了 “性能优先” 的产品定位:
  • 优势:CLTC 630 公里满足日常需求,800V 快充缓解里程焦虑,赛道级散热技术保障极端工况稳定性。
  • 局限:低温高速续航衰减明显,选装配置可能进一步压缩实际里程,适合注重驾驶乐趣的用户。

选购建议
  • 日常通勤:选择单电机后驱版(700 公里续航),性价比更高。
  • 性能玩家:纽北限量版(630 公里续航)搭配赛道模式,需接受续航折损。
  • 长途需求:关注小米快充网络建设,或考虑选装半固态电池(2025 年测试)。

若追求极致续航,可对比蔚来 ET7(675 公里)或特斯拉 Model S(652 公里);若看重性能与价格平衡,小米 SU7 Ultra 仍是 2025 年电动跑车市场的标杆级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