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实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11:12:16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自 2021 年官宣造车以来,已推出首款车型 SU7,并在市场上取得显著成绩。以下是关于小米实车的详细信息:

一、核心车型与技术亮点


1. 小米 SU7


  • 定位:C 级高性能生态科技轿车,主打智能驾驶与长续航。
  • 外观设计:采用流畅曲线车身,轴距 3000mm,提供 10 种配色(如海湾蓝、熔岩橙),车漆加入金属粉提升质感。
  • 动力系统
    • 标准版:后驱长续航智驾版,搭载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700km,售价 21.59 万元。
    • Pro 版:后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Pro 版,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830km,售价 24.59 万元。
    • Max 版:四驱超长续航高阶智驾 Max 版,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800km,售价 29.99 万元。
    • Ultra 版:2025 年 2 月上市,搭载碳化硅高压平台,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CLTC 续航 1200km,售价 52.99 万元。

  • 智能配置
    • Xiaomi Pilot 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采用纯视觉方案(取消激光雷达)。
    • 智能座舱:搭载骁龙 8295 芯片,16.1 英寸中控屏,支持五区域语音控制和声纹识别。
    • 小米 HyperOS:实现手机、车机无缝互联,支持远程控制和 OTA 升级。


2. 小米 YU7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2025 年 6-7 月上市,售价 30-40 万元。
  • 技术参数
    • 尺寸:4999×1996×1608mm,轴距 3000mm。
    • 动力:单电机后驱(235kW)或双电机四驱(综合 508kW),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最高 800km。
    • 设计:无框车门、主动式内翻门把手、一体式尾门,车顶配备激光雷达。


二、市场表现与产能


  • 销量数据
    • 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上市 11 个月累计销售超 32 万辆,交付 18 万辆,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
    • 2025 年目标交付 35 万辆,产能预计提升至 45 万辆。

  • 市场反馈
    • 优势:性价比高(21.59 万元起)、智能生态完善、动力强劲(Max 版 0-100km/h 加速 2.78 秒)。
    • 争议:智能驾驶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不足(如 3 月 SU7 事故)、产能不足导致提车周期长达 43-46 周。


三、供应链与技术布局


  • 电池供应商
    • 宁德时代:供应三元锂电池(Max 版、Ultra 版),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支持 12 分钟补能 500km。
    • 比亚迪弗迪:供应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版、Pro 版)。

  • 电机与电控
    • 汇川技术:联合研发 V6s 超级电机,转速达 21,000rpm。
    • 联合电子:供应驱动电机控制器。

  • 自动驾驶合作
    • 光庭信息:提供自动驾驶测试服务及全域全栈解决方案。
    • 禾赛科技:供应混合固态激光雷达(AT128)。
    • 英伟达:Orin 芯片支持高阶智驾算力。

  • 固态电池研发
    • 与清陶能源合作开发硫化物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目标 400Wh/kg 以上,计划 2027 年量产。
    • 测试车型采用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10%),CLTC 续航 1100km,支持 1000V 超充。


四、销售渠道与售后服务


  • 销售模式
    • “1+N” 模式:1 个直营交付中心(覆盖销售、交付、售后)+ N 个代理销售点(与恒信汽车、元通汽车等合作)。
    • 小米之家:在核心商圈引入汽车展示,利用 3C 零售渠道优势。

  • 售后服务
    • 线下网络:覆盖全国 70 + 城市,提供免费基础保养、道路救援、电池终身质保(首任车主)。
    • 线上服务:小米汽车 APP 支持远程诊断、维保预约、事故理赔垫付。
    • 争议点:三四线城市服务网点不足,部分车主反馈维修配件供应周期长。


五、政策与海外布局


  • 国内政策
    • 2025 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延续,个人购车最高可领 1600 元充电补贴。
    • 工信部加强智能驾驶宣传监管,要求车企禁止夸大宣传。

  • 海外计划
    • 2027 年启动出口,优先右舵市场(如香港、日本、东南亚),SU7 和 YU7 将同步推出。
    • 初期以本地化生产为主,利用小米生态链资源降低成本。


六、用户评价与改进方向


  • 用户满意度
    • 正面:外观设计、动力性能、智能座舱(车质网调查综合得分 86 分)。
    • 负面:中控台塑料感、后排空间局促、智能驾驶系统稳定性(如 AEB 未触发事故)。

  • 改进措施
    • 加速固态电池量产,提升续航与安全性。
    • 优化智能驾驶算法,增加激光雷达选装。
    • 扩大三四线城市服务网络,缩短维修周期。


总结


小米汽车凭借高性价比、智能生态和快速迭代能力,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站稳脚跟。SU7 的热销验证了其市场竞争力,但产能不足、智能驾驶安全争议及售后服务短板仍需解决。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技术落地和海外市场拓展,小米有望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