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配置与发布背景
小米 10 系列于 2020 年 2 月发布,包括标准版和 Pro 版,搭载高通骁龙 865 处理器(外挂 X55 5G 基带),支持 SA/NSA 双模 5G。其核心亮点包括:
- 屏幕:6.67 英寸 AMOLED 曲面屏,90Hz 刷新率 + 180Hz 触控采样率,峰值亮度 1120nit,通过莱茵低蓝光认证。
- 影像:后置 1.08 亿像素主摄(三星 HMX 传感器)+ 超广角 + 景深 + 微距四摄,支持 AI 相机、超级夜景等功能;Pro 版升级为 8P 镜头和 800 万像素长焦,DXOMARK 拍照得分曾位列第一。
- 续航:4780mAh 电池 + 30W 有线快充 + 30W 无线充电,Pro 版支持 65W 有线快充。
- 其他:双扬声器、NFC、红外遥控、线性马达,机身采用玻璃材质,重量 208 克。
二、2025 年市场现状与使用体验
1. 二手价格与定位
- 价格:2025 年二手市场价格约 400-800 元(8+128GB 版本),适合作为备用机或轻度用户主力机。
- 性能表现:
- 日常使用:骁龙 865 仍能流畅运行微信、抖音等轻量应用,但多任务切换或后台驻留能力较弱。
- 游戏:可运行《王者荣耀》中高画质(60 帧),但《原神》需降低画质至中低,且机身发热明显。
- 系统:已升级至 MIUI 15(基于安卓 13),但动画流畅度和后台管理能力较新机型差距明显。
2. 硬件老化问题
- 屏幕:部分用户反馈曲面屏边缘出现烧屏现象,尤其是长期显示固定图标(如微信底部导航栏)的场景。
- 电池:4780mAh 电池经 5 年使用后容量普遍衰减至 3000mAh 以下,续航大幅缩水,建议更换第三方电池(费用约 100-200 元)。
- 摄像头:1.08 亿像素主摄在光线充足环境下仍能输出清晰照片,但夜景和动态抓拍能力落后于当前旗舰(如小米 14 的徕卡影像)。
3. 系统支持与维护
- 官方更新:小米已停止 MIUI 大版本更新,但安全补丁持续至 2024 年,2025 年可能不再支持。
- 第三方 ROM:可通过 TWRP 刷入 LineageOS、PixelExperience 等定制系统,或使用 Magisk 获取 Root 权限优化系统。
三、与小米 14 的对比
项目 | 小米 10(2020) | 小米 14(2023) |
---|---|---|
处理器 | 骁龙 865(7nm) | 骁龙 8 Gen3(4nm) |
屏幕 | 6.67 英寸 90Hz 曲面屏(1080P) | 6.36 英寸 120Hz 直屏(1.5K) |
相机 | 1.08 亿像素主摄(OIS) | 5000 万像素徕卡主摄(光影猎人 900) |
续航 | 4780mAh+30W 有线快充 | 4610mAh+90W 有线快充 |
系统 | MIUI 15(安卓 13) | HyperOS(基于安卓 14) |
价格 | 二手 400-800 元 | 新机 4399 元起 |
核心差异:
- 性能:小米 14 的 CPU 性能提升约 32%,GPU 提升 34%,可流畅运行《原神》满帧。
- 影像:小米 14 的徕卡调校在动态范围、色彩还原上显著优于小米 10,尤其夜景和长焦表现。
- 续航:小米 14 的 90W 快充 19 分钟充满,而小米 10 需 56 分钟。
四、用户评价与常见问题
1. 正面反馈
- 性价比:二手价格低廉,适合学生或备用机需求。
- 功能齐全:红外遥控、双扬声器等实用功能仍能满足日常。
- 耐用性:玻璃机身抗摔性较好,部分用户反馈使用 5 年无重大故障。
2. 负面问题
- 系统卡顿:MIUI 15 在旧硬件上偶发掉帧,后台驻留能力差。
- 发热严重:运行大型游戏时机身温度可达 45℃以上。
- 5G 兼容性:仅支持 n41/n78/n79 频段,部分地区(如广电 n28)可能信号不佳。
五、2025 年选购建议
1. 推荐人群
- 备用机用户:预算有限,需要基础通讯、轻度娱乐功能。
- 怀旧玩家:希望体验小米早期旗舰,或刷机爱好者。
- 临时过渡:等待新机发布期间的短期使用。
2. 注意事项
- 验机重点:检查屏幕是否烧屏、电池健康度(建议更换)、摄像头对焦是否正常。
- 维修成本:第三方维修费用较低(如换屏约 300 元),但官方售后可能已停止。
- 替代方案:若预算允许,可考虑同价位的 Redmi Note 13 Pro(新机约 1500 元),性能和续航更优。
六、总结
小米 10 在 2025 年仍是一款 “能用” 的手机,但其硬件和系统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对于追求性价比的备用机用户或怀旧玩家,它仍有一定价值;但如果是主力机需求,建议选择小米 14 或其他 2024 年后的机型,以获得更流畅的体验和更长的生命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