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传统豪车的定义与小米的市场定位
传统豪车通常具备三大特征:价格门槛(50 万元以上)、品牌历史积淀、豪华配置与服务体系。例如,保时捷 Taycan Turbo S 起售价超 150 万元,而小米 SU7 标准版价格区间为 21.59 万 - 29.99 万元,明显属于主流中高端市场。即便 SU7 Ultra 定价 81.49 万元,仍低于多数传统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
此外,用户认可度数据显示,小米汽车在豪车品牌中排名倒数第一(11.1%),远低于仰望(44.2%)、鸿蒙智行(35.8%)和特斯拉(24.7%)。这反映出市场对小米豪华属性的认知尚未建立,其品牌形象仍与 “性价比科技品牌” 深度绑定。
二、SU7 Ultra 的性能突破与争议
SU7 Ultra 的技术参数确实达到了超跑级别:
- 动力: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1138kW(1548 马力),零百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刷新上海国际赛车场量产车圈速纪录。
- 配置:全车 17 处碳纤维材质、赛级碳陶瓷制动盘、24K 镀金车标、麂皮绒顶棚等设计,强化了视觉豪华感。
- 智能科技:搭载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系统、1.5K 3D 车规级屏幕、28 扬声器音响等,试图用科技重新定义豪华体验。
然而,其 “新豪车” 定位引发争议:
- 品牌溢价不足:传统豪车的溢价包含百年历史和用户心智占领,而小米作为汽车领域新玩家,短期内难以打破这一壁垒。
- 市场接受度存疑:尽管 SU7 Ultra 在赛道性能上碾压保时捷 Taycan Turbo S,但品牌缺乏豪华基因,部分用户认为镀金车标等设计过于 “暴发户”。
三、小米的战略选择:科技平权 vs 豪华标签
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智能生态和性价比,而非传统豪华体验。其首款车型 SU7 通过 21.59 万元起售价和高阶智驾功能,迅速打开市场,2024 年交付量达 13.5 万台。SU7 Ultra 更像是技术展示的 “旗舰标杆”,而非大规模走量产品。
雷军曾表示,小米的目标是 “用科技捅破豪车神话”,强调通过电驱系统、智能驾驶等技术实现对传统豪车的降维打击。这种策略与特斯拉早期类似 —— 用性能和科技重塑市场认知,但品牌高端化仍需时间积累。
四、未来可能性:从 “新豪车” 到豪华品牌?
若小米持续推出高端车型并强化品牌建设,可能逐步改变市场认知:
- 技术积累:正在研发的四电机驱动、全主动悬架等技术,为未来高端车型提供硬件基础。
- 生态优势:小米将汽车定位为 “移动智能终端”,通过澎湃 OS 和米家生态构建差异化体验,这是传统车企难以复制的维度。
- 市场反馈:SU7 Ultra 预售 10 分钟获 3680 台订单,显示部分用户愿意为 “技术豪华” 买单,但长期市场表现仍需观察。
结论
小米目前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豪车品牌,但其 SU7 Ultra 等车型通过性能和科技配置,正在挑战豪华车的定义。 若小米能持续在高端市场投入技术研发并培育品牌价值,未来或有可能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建立新的豪华标准。对于追求极致性能和科技体验的用户,SU7 Ultra 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选择;但对于注重品牌历史和传统豪华感的消费者,小米仍需时间证明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