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ultra原型车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07:01:56 浏览3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ultra原型车
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是小米汽车在性能赛道上的巅峰之作,其研发目标直指 “全球最速四门量产车”,并在 2024 年 10 月以6 分 46 秒 874的纽北圈速刷新纪录,成为首个突破 7 分钟大关的中国品牌车型。以下是其核心技术解析与量产化进程的深度解读:

一、原型车的技术突破


  1. 动力系统的极致追求
    原型车搭载双 V8s+V6s 三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功率达 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仅需 1.97 秒,最高时速超过 350km/h。这一动力配置超越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7 分 07 秒 55),其核心在于:
    • 自研 V8s 电机:转速达 27200rpm,采用碳化硅材料提升效率,单电机功率 578 马力,配合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实现精准动力分配。
    • 赛道级电池包: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支持 1330kW 放电功率,897V 高压平台实现 480kW 超充,8 分钟可补充 400km 续航。

  2. 空气动力学与轻量化设计
    原型车采用全碳纤维车身,覆盖前唇、尾翼等 24 处部件,整车减重 599kg,整备质量仅 1900kg。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
    • 固定式赛用尾翼:提供 2145kg 下压力(量产版为 285kg),配合主动扩散器实现 0-16 度角度调节。
    • U 型风刀与轮拱设计:优化气流路径,降低风阻系数至 0.195Cd,同时提升高速稳定性。

  3. 赛道化底盘与制动系统
    • 全主动悬架:搭载倍适登 EVO T1 绞牙避震,支持 10 段阻尼调节,配合 48V 线控制动和转向系统,响应速度提升 40%。
    • 碳陶瓷制动系统:前六后四活塞阿基波罗卡钳,配合 430mm 碳陶盘,100-0km/h 制动距离 25 米,连续 10 次 180km/h 制动无衰减。


二、量产版与原型车的差异


  1. 外观与合规化调整
    量产版 SU7 Ultra 保留原型车的黄色涂装与赛道拉花,但简化了空气动力学套件:
    • 尾翼尺寸缩减:从原型车的 1.8 米缩短至 1.2 米,符合道路法规。
    • 车身尺寸调整:长宽高从 5260×2064×1406mm 缩减至 5115×1970×1465mm,轴距保持 3000mm。

  2. 内饰与舒适性升级
    量产版在内饰材质与配置上进行了赛道与日常的平衡:
    • Alcantara 与碳纤维:车内 Alcantara 材质覆盖面积达 5㎡,座椅、方向盘、门板等部位采用碳纤维饰板。
    • 智能座舱:保留 16.1 英寸中控屏与 HUD,新增 “超电能”“超音浪” 等驾驶模式声浪模拟,支持 40W 外置扬声器。

  3. 性能参数的取舍
    • 动力限制:量产版最大功率降至 1138kW(1548 马力),0-100km/h 加速 1.98 秒,最高时速 350km/h,保留原型车 80% 的赛道性能。
    • 续航优化:CLTC 续航 630km,较原型车提升 15%,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增加 10km 续航。


三、市场定位与竞争策略


  1. 价格与目标用户
    量产版 SU7 Ultra 定价 52.99 万元起,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直接对标保时捷 Taycan Turbo(183.8 万元)和特斯拉 Model S Plaid(98.89 万元)。其核心用户为:
    • 性能爱好者:追求赛道体验但需要日常通勤的车主。
    • 科技极客:看重小米生态互联(如手机控车、智能家居联动)的用户。

  2. 供应链与产能
    • 电池供应:标准版随机搭载宁德时代或比亚迪刀片电池,Ultra 版专属宁德时代麒麟电池,采用 “电芯倒置技术” 提升安全性。
    • 产能规划:2025 年目标交付 1 万辆,截至 3 月 2 日锁单突破 1 万台,二期工厂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5 万辆。

  3. 政策与市场挑战
    • 补贴影响:2025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上限 3 万元,SU7 Ultra 需补缴超出部分(约 1.7 万元),但地方补贴(如上海置换补贴 1.5 万元)可部分抵消。
    • 安全争议:3 月安徽事故引发电池安全质疑,小米通过公布行车数据、升级电池管理系统(BMS)回应,强调 “宁德时代电池未涉事”。


四、未来技术迭代方向


  1. 电机升级:2025 年将推出 28000rpm 电机,系统功率提升至 2054 马力,目标刷新纽北圈速至 6 分 30 秒内。
  2. 智能驾驶:搭载双 Orin-X 芯片与激光雷达,端到端智驾系统已实现无保护左转、自动泊车等功能,计划 2026 年升级至 L4 级。
  3. 生态整合:通过小米 Pad、MacBook 等设备实现多屏控车,未来或接入米家智能设备实现 “车家一体”。

总结


小米 SU7 Ultra 原型车不仅是技术验证平台,更标志着中国品牌在高性能电动车领域的突破。其量产版在保留 80% 原型车性能的同时,通过智能座舱与生态互联降低了赛道车的使用门槛。尽管面临安全争议与市场竞争,小米凭借供应链整合与粉丝经济,有望在 50-80 万元价格带开辟新市场。未来,随着电机技术与智驾系统的迭代,小米或进一步挑战全球性能车标杆。
小米ultra原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