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小米自有品牌汽车的核心进展
- 小米 SU7 系列:性能与生态的标杆
- SU7 Ultra: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SU7 Ultra 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该车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续航能力达 750 公里(CLTC 工况)。其亮点包括:
- 赛道基因:量产版保留了原型车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如碳纤维车顶、主动式尾翼和碳陶瓷制动盘,在上海国际赛车场创下 2 分 09 秒 944 的圈速纪录,成为最快量产车。
- 智能生态:基于小米澎湃 OS 系统,实现手机、汽车、家居的无缝互联,支持语音控制、车家互控等功能。
- SU7 标准版:定位中高端市场,售价 21.59 万 - 29.99 万元,主打家庭用户,搭载单电机后驱和双电机四驱两种动力,续航里程最高达 620 公里。
- SU7 Ultra:作为小米汽车的旗舰车型,SU7 Ultra 于 2025 年 2 月 27 日正式上市,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纽北限量版 81.49 万元。该车搭载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1.98 秒,采用宁德时代第二代麒麟电池,续航能力达 750 公里(CLTC 工况)。其亮点包括:
- 第二款车型 YU7:SUV 市场的布局
- 定位与性能:小米 YU7 是首款中大型纯电 SUV,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售价 25 万 - 40 万元,对标特斯拉 Model Y。该车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双电机最大功率 220kW 和 288kW,最高时速 253km/h,轴距 3000mm,主打空间和智能化。
- 技术亮点:采用小米自研的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体积效率行业领先;智能驾驶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功能,计划搭载端到端大模型,实现更拟人化的驾驶体验。
二、生态合作与技术布局
- 充电网络合作
- 小米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充电补能网络合作,1.4 万个蔚来充电桩、9000 个小鹏充电桩、6000 个理想充电桩已接入小米充电地图,支持扫码充电和即插即充,提升用户补能便利性。
- 供应链与技术合作
- 核心零部件:小米汽车的电池由宁德时代供应,电机采用自研的 V8s 和 V6s 超级电机,碳化硅电控模块来自比亚迪半导体。
- 智能驾驶:与 Momenta 合作开发全栈自动驾驶技术,计划 2025 年推送 HAD(Xiaomi Hyper Autonomous Driving)系统,支持无图城市导航辅助驾驶。
- 生态链企业:富特科技、卡倍亿等生态链企业参与小米汽车的零部件供应,如富特科技提供高压线束,卡倍亿供应汽车线缆。
- 国际拓展
- 小米汽车计划 2026 年进军欧洲市场,目前已启动 EU-NCAP 安全标准适配,并与阿尔特欧洲分院合作优化本地化设计。
三、市场表现与用户反馈
- 销量数据
- SU7 系列自 2024 年 3 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已超 20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 2.9 万辆,成为中大型纯电轿车销量冠军。SU7 Ultra 上市仅 1 个月,订单突破 1.9 万台,提前完成年度销售目标。
- 用户画像
- 购车群体中,BBA 56E(宝马 5 系、奥迪 A6、奔驰 E 级)用户占比超 50%,女性用户约 20%,反映出小米汽车对传统豪华品牌用户的吸引力。
- 口碑与争议
- 正面评价:SU7 系列因性能强劲、智能化程度高、性价比突出获得好评,雷军的个人 IP 和粉丝经济效应显著。
- 负面争议:2025 年 3 月,SU7 标准版在高速事故中暴露智能驾驶系统的夜间识别缺陷,引发安全性质疑;工厂高强度工作制度和管理问题也受到舆论关注。
四、未来规划与行业影响
- 2025 年战略
- 销量目标:全年交付 30 万辆,其中 SU7 系列占比约 70%,YU7 承担 20% 的销量。
- 技术迭代:计划推出固态电池原型车,续航突破 1000 公里;升级智能驾驶系统,实现城市道路的全场景自动驾驶。
- 行业地位
- 小米汽车通过 “极致性能 + 生态协同” 的策略,已跻身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与特斯拉、比亚迪、华为问界形成竞争。其 “人车家全生态” 模式被视为未来智能汽车的重要发展方向。
五、关于 “联名汽车” 的澄清
尽管小米汽车尚未推出与其他汽车品牌的联名车型,但以下合作可能被误解为 “联名”:
- 充电网络合作:与蔚来、小鹏、理想的充电桩互通,属于补能生态合作,而非车型联名。
- 生态链产品:小米生态链企业如九号公司推出电动摩托车,但并非小米直接联名。
- IP 营销:SU7 Ultra 推出闪电黄配色的周边产品(如棒球帽),属于品牌营销活动,与车型联名无关。
总结
小米汽车以自有品牌为核心,通过技术自研、生态协同和精准营销,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市场突破。尽管未涉足联名车型,但其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和极致性能定位,已为行业树立了新标杆。未来,随着 YU7 的上市和技术迭代,小米有望进一步巩固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