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最新锁单量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04:55:33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 2025 年 4 月 26 日,小米汽车 SU7 的累计锁单量已突破43 万台,其中 2025 年新增锁单量约 18 万台。这一数据显示出市场对小米汽车的高度认可,尤其在 4 月 23 日至 27 日当周,新增锁单量达到1.9 万份,再次刷新单周纪录。

核心数据与市场表现


  1. 累计锁单与交付进度
    截至 4 月 10 日,小米 SU7 已交付约 21.6 万台,仍有约 21 万台订单待交付。若按当前产能(3 月交付量 2.9 万台)计算,理论上需 7 个月左右才能消化完积压订单。不过,小米汽车正加速产能爬坡,计划在 2025 年完成35 万台的交付目标,二期工厂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进一步缓解交付压力。
  2. 近期锁单趋势
    尽管锁单量在 4 月 26 日当周出现 1.9 万份的高位,但此前几周曾呈现下滑趋势。例如,4 月 7 日当周新增锁单量为 1.3 万台,3 月 24 日至 30 日当周为 1.6 万台。这种波动可能与产能限制、消费者观望情绪或市场推广节奏有关。不过,累计锁单量仍保持增长,反映出小米汽车的长期吸引力。
  3. 订单结构与车型偏好
    数据显示,小米 SU7 Ultra(售价 52.99 万元)的锁单占比超过 25%,表明高端车型受到市场热捧。同时,不同版本的交付周期差异显著:标准版需 13-16 周,Pro 版 16-19 周,Max 版 24-27 周。这种分化可能影响消费者的下单决策,部分用户可能因等待周期过长而转向其他品牌。

产能与供应链挑战


  1. 产能瓶颈
    目前小米仅依赖北京亦庄的一期工厂,月产能约 2 万台。尽管 3 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台,但产能仍无法满足订单需求。为应对压力,小米已启动 “产能挖潜计划”,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供应链协同提升效率。二期工厂预计 6 月竣工,投产后年产能将提升至 30 万辆,覆盖 SU7 和首款 SUV 车型 YU7。
  2. 供应链风险
    电池供应问题曾引发交付延迟担忧,但小米通过多元化供应商和提前备货缓解了这一压力。此外,小米汽车 APP 显示,部分车型的交付周期已从 50 周缩短至 43-46 周,产能提升初见成效。

市场竞争与用户反馈


  1. 竞品对比
    小米 SU7 的锁单量远超同价位车型,如特斯拉 Model 3 和小鹏 P7。以 4 月 26 日当周为例,小米新增锁单量 1.9 万份,而同期理想汽车周销量约 1.2 万台,零跑汽车约 0.8 万台。不过,小米的交付量仍落后于特斯拉(月均交付超 4 万台),产能仍是主要制约因素。
  2. 用户口碑与退单率
    小米汽车的智能座舱、澎湃 OS 系统和性价比是吸引用户的核心因素。但部分用户反映退单流程复杂,锁单后无法修改配置或退款。为降低退单率,小米推出限时改配政策,允许用户在锁单后 24 小时内调整车型和配置。

未来展望


  1. 销量目标与产能规划
    小米将 2025 年交付目标从 30 万辆上调至 35 万辆,并计划生产 45 万辆汽车(含 SUV 车型 YU7)。若二期工厂按时投产,全年交付量有望接近这一目标。
  2. 市场策略调整
    小米可能通过优化价格体系(如推出限时优惠)、拓展海外市场(如东南亚、欧洲)和丰富产品线(如增程式车型)进一步提升销量。此外,小米正在全国新增门店,4 月计划新增 33 家,覆盖更多城市。

总结


小米汽车 SU7 的锁单量持续领跑新势力,但产能不足仍是最大挑战。随着工厂扩建和供应链优化,小米有望在 2025 年实现交付目标,并通过 SUV 车型 YU7 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对于消费者而言,锁单量高意味着提车周期较长,建议关注官方交付动态或选择现车版本(如创始版)以缩短等待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