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当前在售车型与价格
- 小米 SU7 系列(2024 款)
- 标准版:售价 21.59 万元,CLTC 续航 700 公里,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弗迪供应),后驱单电机,零百加速 6.9 秒。
- Pro 版:售价 24.59 万元,续航 830 公里,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支持高阶智驾功能。
- Max 版:售价 29.99 万元,四驱双电机,续航 800 公里,搭载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零百加速 2.78 秒。
- 市场定位:对标特斯拉 Model 3/Y、比亚迪汉 EV 等中高端纯电车型,主打智能驾驶与生态互联。
- 小米 SU7 Ultra(2025 款)
- 标准版:售价 52.99 万元,三电机四驱系统,最大马力 1548PS,零百加速 2 秒内,CLTC 续航 900 公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 纽北限量版:售价 81.49 万元,赛道化调校,纽北赛道圈速 6 分 46 秒 874(湿滑路面),打破保时捷 Taycan Turbo GT 纪录。
- 核心亮点:800V 高压平台、碳化硅电机、智能底盘、Xiaomi Pilot 3.0 智驾系统(支持城市 NOA)。
- 小米 YU7(2025 款 SUV)
- 预计上市时间:2025 年 6-7 月,中文命名 “御 7”,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配置信息:双电机四驱,综合功率 691 马力,磷酸铁锂电池,续航 650 公里,支持 800V 快充。
二、市场表现与销量数据
- 销量爆发:截至 2025 年 3 月,SU7 系列累计销量超 32 万辆,2025 年 3 月单月交付量突破 2.9 万辆,连续 5 个月登顶中大型轿车销量榜首。
- 用户画像:26-30 岁年轻用户占比 42.7%,首次购车用户超 60%,女性用户占比约 20%。
- 市场地位:2025 年 Q1 中大型轿车销量排名第一,领先奥迪 A6L、奔驰 E 级等传统豪华车型。
三、供应链与产能进展
- 核心供应商
- 电池:宁德时代(三元锂 / 麒麟电池)、比亚迪弗迪(磷酸铁锂)。
- 电机:自研 V6s/V8s 碳化硅电机,襄阳弗迪代工。
- 芯片:高通骁龙 8295 座舱芯片、英伟达 Orin-X 智驾芯片。
- 底盘:万向钱潮(悬架系统)、祥鑫科技(轻量化结构件)。
- 产能提升
- 北京工厂:一期年产能 15 万辆,2025 年 4 月产能达 3.7 万辆 / 月。
- 二期工厂:2025 年 6 月竣工,新增年产能 15 万辆,总产能将达 45 万辆 / 年。
- 交付周期:SU7 标准版提车周期缩短至 4-6 周,Ultra 版因订单火爆需排队 6-7 个月。
四、政策与补贴
- 全国性政策
- 购置税减免:全系免征购置税,以 Max 版为例可省约 2.65 万元。
- 以旧换新补贴:报废国三及以下燃油车或 2018 年前新能源车,置换 SU7 可享 1 万元补贴。
- 地方性政策
- 海南省:个人用户购车可申领 1200-1600 元充电费用补贴。
- 其他地区:如上海、广东等地叠加地方补贴,最高可再省 5000 元。
五、购车渠道与售后服务
- 购买方式
- 线上:小米商城、天猫旗舰店、京东汽车,支持 “线上下单 + 线下交付”。
- 线下:覆盖全国 70 + 城市的小米汽车体验店,提供试驾、金融分期等服务。
- 售后服务
- 质保政策:整车 5 年 / 10 万公里,三电系统 8 年 / 16 万公里,首任车主不限次数免费道路救援。
- 无忧服务包:999 元 / 年,包含免费基础保养、喷漆、上门补胎等权益。
- 充电网络:自建超充站(800V 高压)覆盖核心城市,第三方充电桩兼容率达 98%。
六、用户评价与争议
- 正面反馈
- 智能化:Xiaomi HyperOS 系统流畅,车机互联体验佳。
- 续航:冬季高速续航达成率约 75%(-10℃环境下)。
- 性价比:同价位配置优于特斯拉 Model 3/Y。
- 主要争议
- 售后服务:部分用户反映维修网点不足,退换车流程繁琐。
- 内饰材质:中控台塑料感较强,后排空间略局促。
- 保险费用:首年保费 6000-8000 元,高于同价位燃油车。
七、未来计划
- 2025 年目标:冲击全年交付 35 万辆,SU7 占比超 80%,YU7 上市后月销目标 1 万辆。
- 技术升级:2025 年 Q3 推送 Xiaomi Pilot 4.0(城市 NOA 全场景覆盖)。
- 海外布局:2025 年启动欧洲市场预售,首款车型为 SU7 Ultra。
总结
小米汽车凭借 SU7 系列在 2024-2025 年实现了销量与口碑的双突破,其核心竞争力在于 “高性价比 + 生态联动 + 智能化”。尽管面临供应链波动和售后服务挑战,但小米通过产能扩张和政策补贴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对于消费者而言,SU7 是 20 万 - 30 万元价位段的高价值选择,而 SU7 Ultra 则为追求性能与科技的用户提供了差异化选项。未来,随着 YU7 的上市和海外市场的拓展,小米有望在全球新能源汽车赛道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