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汽车近期的周锁单量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具体数据如下:
一、最新周锁单量趋势(截至 2025 年 4 月 28 日)
- 4 月 14 日 - 4 月 20 日:据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披露,该周小米汽车新增锁单量约8000 份。这一数据较 3 月初的峰值(1.9 万份)下滑约 58%,但仍高于部分新势力品牌同期表现(如问界 0.44 万辆、智界 0.15 万辆)。
- 4 月 10 日当周:小米汽车新增锁单量达1.9 万份,其中 SU7 Ultra 版本占比 25%-30%。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小米通过限量供应、发放 F 码等策略刺激订单。
- 4 月 7 日当周:锁单量进一步下滑至1.3 万份,较 3 月峰值(1.9 万份)减少 32%,交付周期延长至 30-48 周。
二、锁单量波动的核心原因
- 产能瓶颈:小米 SU7 全系交付周期已拉长至 30-48 周,部分车型甚至需等待超 11 个月。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 SU7 累计锁单量达 18.38 万台,而一季度实际交付量仅 7.59 万台,产能利用率不足 41%。
- 市场热度分化:SU7 Ultra 上市初期(3 月 24 日 - 30 日)单周锁单量破 1.9 万台,但随着竞品(如问界 M8、小鹏 X9)上市,用户关注度有所分流。
- 价格策略调整:小米 SU7 标准版起售价 21.9 万元,高于部分用户预期(原网传 9.9 万 - 19.9 万元),导致部分价格敏感型消费者转向其他品牌。
三、横向对比与行业地位
- 销量领先:2025 年一季度,小米 SU7 以 7.59 万辆的销量位居国内中大型轿车市场第一,远超奥迪 A6L(4.51 万辆)和奔驰 E 级(3.33 万辆)。
- 订单结构:SU7 Ultra(52.99 万元)贡献了约 25%-30% 的锁单量,表明小米在高端市场的突破成效显著。
- 交付能力:小米汽车 4 月 14 日 - 20 日交付量为 7160 台,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三,落后于理想(8820 台)和零跑(8590 台)。
四、未来展望
- 产能提升:小米汽车工厂二期预计 2025 年中投产,届时年产能将从 30 万辆提升至 35 万辆,SU7 Ultra 交付周期有望缩短至 18-21 周。
- 新品布局:首款 SUV 车型 YU7 计划于 2025 年年中上市,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 市场竞争:随着华为智选车、小鹏 X9 等车型的上市,小米需在智能驾驶、用户权益等方面持续创新以维持订单增长。
注:以上数据综合自第三方机构监测及媒体报道,小米官方未直接披露周锁单量。若需实时数据,建议关注小米汽车官网或官方社交媒体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