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目前在售的车型以纯电动为主,但已明确布局混动技术,未来将推出增程式混动车型。以下是具体信息梳理:
一、现有车型:纯电动为主
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 SU7 系列(包括标准版、Pro 版、Max 版及 Ultra 高性能版)均为纯电动车型,搭载双电机或三电机系统,采用 800V 高压平台,支持超快充技术。例如:
- 动力性能:双电机版最大功率 495kW,峰值扭矩 838N・m,0-100km/h 加速 2.78 秒;三电机版(SU7 Ultra)最大功率 1130kW,0-100km/h 加速 1.97 秒,最高时速 350km/h。
- 续航能力:CLTC 续航最高达 800km(Max 版),搭载宁德时代 101kWh 三元锂电池,支持 5 分钟充电 220km、15 分钟充电 510km。
- 技术亮点:自研碳化硅电控、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智能空气动力学设计(风阻系数 0.195Cd)。
二、混动车型:已明确规划,部分车型进入测试阶段
1. 小米 YU7(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 动力形式:主打纯电动,但测试中曝光了增程式混动版本。
- 测试数据:雷军亲自驾驶 YU7 混动版完成 1310 公里长途测试,平均时速超 100km/h,-10℃低温环境下仅充电一次,综合油耗 5.2L/100km,CLTC 纯电续航 246km。
- 技术配置:搭载 1.5T 增程器(热效率 44.9%)、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支持 800V 高压快充。
2. 小米昆仑 SUV(预计 2026 年上市)
- 定位:大型增程式混动 SUV,对标理想 L9、问界 M9。
- 技术亮点:采用自研 “昆仑” 增程系统,支持三排座椅布局,预计 CLTC 综合续航超 1200km,馈电油耗低于 7L/100km。
3. 其他规划
- 小米已申请混合供电系统专利,通过 48V 控制模块和调制模块优化能源管理,降低系统复杂性。
- 2026 年计划推出代号 N3 的增程式 SUV,配备后轮转向系统和博世 IPB 2.0 制动方案。
三、官方表态与市场策略
- 雷军观点:2024 年 4 月公开表示 “小米在混动技术上做不过奇瑞”,因此初期聚焦纯电领域,但后续通过增程式混动补充产品线。
- 市场定位:混动车型主要针对长途出行需求,例如昆仑 SUV 瞄准家庭用户,YU7 混动版兼顾性能与续航。
- 成本控制:通过自研增程器、电池技术及供应链整合,预计混动车型价格比同级别纯电车型低 10%-15%。
四、用户选择建议
- 纯电优先:若日常通勤以城市短途为主,且充电便利,小米 SU7 系列的纯电版本(如 Max 版)在性能、续航和智能化上均属行业领先。
- 混动备选:若有长途出行需求或充电设施不完善,可关注 2025 年下半年上市的 YU7 混动版,或等待 2026 年昆仑 SUV。
- 技术趋势:小米混动车型将采用增程式路线(而非插电混动 PHEV),更适合 “油电两用” 场景,避免发动机直驱的复杂性。
总结
截至 2025 年 4 月,小米汽车在售车型均为纯电动,但已明确布局增程式混动技术,首款混动车型(YU7)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未来小米将形成 “纯电 + 增程” 双线并行的产品矩阵,覆盖不同用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