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工信部公告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02:50:25 浏览2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告及公开信息,小米汽车首款 SUV 车型小米 YU7的核心参数与规划已逐步明确。以下是结合工信部公告、官方回应及行业动态的详细解读:

一、小米 YU7 工信部公告核心信息


1. 车型定位与生产资质


  • 车型名称:小米 YU7(中文命名 “御 7”),定位纯电动中大型 SUV,车身尺寸为4999×1996×1600mm,轴距3000mm,接近特斯拉 Model Y(4750×1921×1624mm)。
  • 生产企业: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亦庄自建工厂),标志着小米已完全取得独立造车资质,不再依赖北汽代工。

2. 动力与续航


  • 动力系统
    • 单电机后驱版:最大功率 130kW,CLTC 续航725-835km(搭载 96.3kWh 磷酸铁锂电池)。
    • 双电机四驱版:低功率版(130kW+235kW)续航675-770km,高功率版(220kW+288kW)续航670-760km(搭载 101.7kWh 三元锂电池)。

  • 性能参数:最高时速253km/h,零百加速预计进入 5 秒级(参考 SU7 的 3.9 秒)。

3. 智能驾驶与安全


  • 智驾系统:搭载小米自研 “全场景智驾” 方案,但根据工信部 4 月新规,宣传中需改用 “L2 级组合辅助驾驶” 等规范术语,禁用 “自动驾驶”“脱手” 等表述。
  • 安全争议:近期小米 SU7 因高速事故引发智驾安全讨论,事故车辆使用纯视觉方案,夜间突发障碍物场景下预警不足(仅提前 2 秒),暴露技术短板。

4. 外观与配置


  • 设计语言:延续 SU7 的 “水滴大灯”“光环尾灯” 家族化风格,前脸封闭式格栅搭配可点亮 LOGO,车身采用溜背造型,风阻系数预计低于 0.25Cd。
  • 内饰创新:取消传统仪表屏,采用挡风玻璃下方贯穿式远端屏幕,支持多屏联动;副驾配备手机无线充电、对开式扶手箱等。

二、上市计划与市场定位


1. 上市时间


  • 小米 YU7 计划于2025 年 6-7 月正式上市,目前处于最后的测试阶段,上海车展未展出实车(因需 “以最好状态亮相”)。

2. 价格与竞争


  • 定价策略:预计25 万 - 30 万元,直接对标特斯拉 Model Y(26.35 万 - 30.35 万元),通过高性价比抢占市场。
  • 销量目标:小米汽车 2025 年总销量目标为36 万辆,YU7 作为第二款车型,将贡献重要份额。

3. 供应链与生产


  • 电池供应商:单电机版采用比亚迪弗迪刀片电池,双电机版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工厂实行 “双班倒” 制度,月工时高达 290 小时(远超行业标准)。

三、行业影响与监管动态


1. 工信部新规冲击


  • 智驾宣传限制:工信部 4 月 16 日要求车企禁用 “自动驾驶”“零接管” 等术语,小米 SU7 官网已删除 “全场景智驾” 表述,并新增 “暴雨 / 强光可能失效” 警示。
  • OTA 管控:紧急 OTA 需走召回流程,禁止以 “公测” 名义推送未经验证的功能,小米需调整软件更新策略。

2. 安全标准升级


  • 工信部 4 月发布新规,要求动力电池 “不起火、不爆炸”,新增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小米 YU7 需满足新国标(2026 年 7 月实施)。

四、争议与挑战


1. 智驾安全质疑


  • 小米 SU7 事故暴露纯视觉方案的局限性,YU7 可能需增加激光雷达或多传感器融合(参考 SU7 Ultra)以提升安全性。

2. 生产压力与口碑


  • 北京工厂高强度作业引发员工健康争议,尽管福利优于行业(如 12% 公积金),但长期加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

3. 市场竞争加剧


  • 特斯拉 Model Y 焕新款上市、理想 i8 等竞品入局,YU7 需在续航、智能体验、价格间找到平衡。

五、总结


小米 YU7 作为小米汽车第二款车型,承载着销量增长与品牌向上的双重使命。工信部公告显示其技术参数对标主流竞品,但智驾安全争议、生产管理问题及行业监管收紧构成多重挑战。若能在 6 月上市前解决技术短板、优化产能,并响应新规调整宣传策略,YU7 有望成为小米汽车 2025 年的关键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