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米汽车是自己造的吗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5-04-28 02:50:20 浏览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小米汽车目前主要依靠自建工厂自主生产,并且已具备独立造车资质。根据工信部第 385 批公告,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通过备案,企业名称直接标注为 “小米”,这意味着其完全脱离早期借用北汽资质的阶段,能够自主进行整车生产与销售。

一、自建工厂的核心布局


小米在北京亦庄经济开发区投资 630 亿元建设了超级工厂,一期工程已于 2023 年竣工并投产,二期计划 2025 年 7-8 月正式启用,两期总产能将达 30 万辆 / 年。工厂配备冲压、压铸、车身、涂装、电池、总装六大车间,引入超过 700 个机器人实现关键工艺 100% 自动化,例如全链路自主设计的大压铸设备集群可实现 430 个工艺参数的全程自动化控制,车身装配精度高达 ±0.5mm。产能爬坡后,每 76 秒即可下线一台小米 SU7。

二、生产模式的自主化特征


  1. 全流程自主掌控:从冲压车间的 9000 吨级压力机到涂装车间的 75 台喷漆机器人,小米工厂实现了从零部件加工到整车组装的完整链条自主化。例如,涂装车间通过快速换色系统,仅需 40 分钟即可完成颜色切换,支持用户个性化订单需求。
  2. 供应链本地化整合:虽然电池(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机(汇川技术)等核心部件由供应商提供,但小米通过近地化供应链策略,优先选择京津冀地区的 52 家供应商,并在武汉布局前副车架焊接生产线,强化对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3. 前店后厂的创新模式:工厂与超级体验店直接联动,用户可在店内体验车辆并参观生产线,实现 “生产 - 销售 - 交付” 一体化。这种模式不仅提升效率,还通过透明化生产增强消费者对品质的信任。

三、代工合作的阶段性探索


早期小米曾与北汽、江淮等车企洽谈代工,但随着自建工厂产能释放,目前量产车型(如 SU7)均在自有工厂生产。2025 年计划推出的首款 SUV——YU7 也将在小米工厂二期进行生产。尽管未来可能针对特定车型探索代工模式(如内部代号 “昆仑” 的增程车型),但当前生产战略仍以自主制造为主。

四、独立资质的战略意义


获得 “双资质”(发改委建厂资质 + 工信部准入资质)后,小米在产品开发、生产计划、市场策略上拥有完全自主权。例如,其可自主决定大压铸技术、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节奏,而无需受合作方限制。这也为其未来冲击全球前五汽车厂商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 雷军规划通过 15-20 年努力实现年出货量超 1000 万辆。
综上,小米汽车已构建起以自建工厂为核心、供应链深度整合的自主生产体系,2024 年交付 13.5 万辆的成绩及 2025 年 45 万辆的产能规划,均验证了其自主制造能力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