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目前的公开信息,小米汽车的首款越野车(硬派 SUV)尚未有明确的上市时间表,但结合小米的产品规划、技术储备及市场动向,可以梳理出以下关键信息:
一、小米汽车 2025 年车型计划
- 纯电 SUV YU7
小米首款 SUV 车型YU7已确认将于 2025 年 6-7 月上市。该车定位中大型纯电轿跑 SUV,采用双电机四驱系统,最大功率 508kW(691 马力),CLTC 续航超 800km,主打运动化设计与智能生态融合。尽管 YU7 的离地间隙未明确标注,但基于其轿跑造型(车身高度 1600mm)和空气悬架技术(支持 ±30mm 高度调节),其通过性优于普通轿车,但仍偏向城市 SUV 定位。
- 增程 SUV “昆仑”
代号 “昆仑” 的增程式 SUV 预计于 2025 年四季度亮相,起售价约 15 万元。该车定位中大型 SUV,配备后轮转向系统,主打家庭市场,可能搭载小米自研的增程动力技术。其越野性能尚未披露,但较低的定价可能限制高端越野配置的应用。
二、小米的技术储备与越野潜力
- 智能底盘技术
小米在 2024 年发布的智能底盘预研技术中,展示了全主动悬架和四电机系统。其中,全主动悬架支持单个车轮独立控制,可实现 “连续原地起跳” 和 140mm 高度调节,理论上能提升复杂路况的通过性。四电机系统则支持四轮扭矩独立分配,具备 “原地掉头”“圆规掉头” 等功能,为越野场景提供基础。
- 四驱与动力系统
小米 SU7 Max 的双电机四驱系统已实现 2.78 秒零百加速,而 SU7 Ultra 的三电机系统更将马力提升至 1548 匹。若未来车型采用类似技术,配合智能扭矩分配算法,可在越野场景中实现更强的脱困能力。
- 电池与续航优化
小米的 CTB 一体化电池技术和 800V 高压平台支持长续航与快速补能,这对越野用户尤为重要。例如,SU7 Max 的 101kWh 电池包可支持 800km 续航,若应用于越野车,能缓解长途越野的续航焦虑。
三、市场竞争与潜在规划
- 新能源越野市场崛起
比亚迪仰望 U8、方程豹豹 5 等硬派新能源越野车的热销,显示市场对高端电动越野需求的增长。小米若入局该领域,可能通过 “高性价比 + 智能生态” 差异化竞争。
- 生态链企业布局
小米生态链公司洛轲汽车曾计划推出硬派越野 SUV,定位对标奔驰 G 级,搭载增程式混动系统。尽管该车型尚未上市,且小米官方未直接参与,但可能为未来的技术合作埋下伏笔。
- 供应链与专利暗示
小米的供应商中,博世提供 ESP 10.0 车身稳定系统和 DPB 线控制动,布雷博供应高性能卡钳,这些技术可用于提升越野安全性。此外,小米申请的 “车辆控制方法” 专利支持四驱系统的智能扭矩分配,可能为越野场景优化。
四、时间线推测与建议
- 短期(2025-2026 年)
小米的重心仍在纯电 SUV YU7 和增程 SUV “昆仑” 上,硬派越野车的研发可能处于早期阶段。若市场需求明确,最快或于 2026 年发布概念车,2027 年量产。
- 中长期(2027 年后)
随着小米汽车销量目标的达成(2025 年 35 万辆),其可能向高端细分市场延伸。参考比亚迪 “仰望” 品牌的独立运营模式,小米或推出子品牌专攻硬派越野,搭载四电机系统、全地形轮胎及越野专用智驾功能。
- 用户行动建议
- 关注小米汽车官方发布会(如 2025 年 6 月投资者日),可能透露后续车型规划。
- 留意行业展会(如北京车展),小米或展示越野概念车。
- 参考供应链动态,若小米与越野部件供应商(如百路驰、K-MAN)合作,可能预示硬派车型进展。
总结
小米目前尚未公布硬派越野车的具体计划,但其技术储备(如全主动悬架、四电机系统)和市场动向(生态链企业布局)显示出对越野领域的潜在兴趣。若新能源越野市场持续升温,小米或于 2026 年后推出相关车型,主打 “智能化 + 长续航” 差异化优势。建议持续关注官方信息及行业动态,以获取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