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参数与动力系统
- 尺寸与空间:车长 4999mm,宽 1996mm,高 1600mm,轴距 3000mm,定位中大型 SUV,后排腿部空间达 986mm,后备箱容积 510L(可扩展至 1400L),支持电动感应尾门。
- 动力配置:
- 双电机四驱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 220kW 和 288kW,综合峰值功率 508kW(691 马力),0-100km/h 加速 3.2 秒,最高车速 240km/h。
- 单电机后驱版:电机最大功率 235kW,0-100km/h 加速 5.8 秒,续航可达 820km(CLTC)。
- 电池与续航:
- 搭载比亚迪兆瓦闪充电池(磷酸铁锂),支持 800V 高压平台,充电 5 分钟补能 400km,15 分钟充至 80%。
- 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版本(仅四驱版),续航 760km(CLTC)。
- 底盘与操控: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标配 CDC 可变阻尼减震,可选装空气悬架(支持高低 / 软硬调节)。
二、智能驾驶与科技配置
- 智能驾驶硬件:
- 激光雷达:1 颗禾赛 AT128(128 线,探测距离 200 米)。
- 摄像头:11 颗(含 800 万像素前视双目摄像头)。
- 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 + 3 颗毫米波雷达。
- 芯片:2 颗英伟达 Orin-X(算力 508TOPS)。
- 智能驾驶功能:
- Xiaomi Pilot 4.0:支持全国高速领航、重点城市城区领航(无图方案)、自动泊车、记忆泊车、遥控泊车。
- 主动安全: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紧急制动(AEB)、盲点监测、DOW 开门预警。
- 车机系统:
- 搭载小米澎湃 OS,16.1 英寸中控屏(3K 分辨率,60Hz 刷新率),支持语音交互、CarPlay/Android Auto。
- 手机互联:支持小米妙享中心,可联动智能家居(如远程控制空调、灯光)。
三、内饰与舒适性配置
- 设计风格:红白双拼内饰,碳纤维方向盘,电子按键开门,无框车门,隐藏式空调出风口。
- 座椅配置:
- 主驾:16 向电动调节 + 腿托 + 腰部支撑 + 座椅记忆。
- 副驾:12 向电动调节 + 零重力模式。
- 后排:座椅加热 / 通风(选装),中央扶手带杯架。
- 科技配置:
- AR-HUD:15.6 英寸抬头显示,支持导航、车速、ADAS 信息投影。
- 音响系统:17 扬声器哈曼卡顿音响(选装),支持杜比全景声。
- 香氛系统:三区智能香氛(可选多种香型)。
四、安全与充电技术
- 被动安全:
- 高强度钢占比 78%,热成型钢门槛梁(2000MPa),标配 6 气囊(含膝部气囊)。
- 电池包采用 CTB 一体化设计,电芯倒置技术(泄压阀朝下)。
- 主动安全:
- 标配 ABS、ESP、胎压显示、ISOFIX 儿童座椅接口。
- 可选装后排安全带预紧、方向盘离手检测。
- 充电技术:
- 支持小米超级充电站(480kW 超充桩)、国网充电桩、家用充电桩(3999 元起)。
- 对外放电:支持 V2L(6.6kW),可供电烧烤、露营设备。
五、价格与竞品对比
- 售价:预计 24.59 万 - 34.99 万元(后驱版 24.59 万起,四驱版 29.99 万起)。
- 竞品对比:
- 特斯拉 Model Y:尺寸(4750mm)更小,续航(554km)较短,但品牌溢价高。
- 比亚迪唐 EV:价格相近(27.98 万起),但智能化配置较弱。
- 蔚来 ES6:换电优势明显,但价格更高(36.8 万起)。
六、用户反馈与争议点
- 好评点:
- 外观设计:溜背造型 + 无框车门,年轻化且科技感强。
- 续航与充电:超快充技术解决补能焦虑。
- 智能生态:小米全家桶联动体验流畅。
- 争议点:
- 产能问题:提车周期长达 4-5 个月。
- 后排空间:溜背设计导致头部空间略局促。
- 内饰操作:触控按键过多,实体按键缺失。
总结
小米 YU7 凭借超快充技术、高阶智驾和生态联动,在 25 万 - 35 万元价位段具备较强竞争力。其核心优势在于平衡了性能、续航与智能化,适合追求科技感和性价比的用户。若对品牌溢价或后排空间有更高要求,可考虑特斯拉 Model Y 或蔚来 ES6;若注重充电便利性和生态整合,小米 YU7 是更优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