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核心信息速览
- 车型名称:小米 YU7(中文命名 “小米御 7”)
- 定位:中大型纯电 SUV,对标特斯拉 Model Y
- 发布时间:预计 2025 年 6-7 月上市
- 续航里程:CLTC 最长 820km(磷酸铁锂电池版)
- 动力性能:双电机四驱版综合功率 508kW(691 马力),零百加速进入 3 秒俱乐部
- 售价预测:23 万 - 30 万元(后驱版 23 万起,四驱版顶配或突破 30 万)
- 产能规划:2025 年计划生产约 10 万辆,占全年总产能 45 万辆的 22%
二、产品亮点与技术解析
1. 设计与空间
- 尺寸:4999×1996×1600mm,轴距 3000mm,比 Model Y 长 169mm,轴距多出 115mm,后排腿部空间更优。
- 外观:沿用小米家族式设计,全隐藏式门把手、后尾翼、五幅式轮毂 + 黄色刹车卡钳,保留 SU7 车头刹车通风风道。
- 内饰:配备环视投影屏(类似 HUD)、全景天幕,支持车家互联(米家生态联动)。
2. 动力与续航
- 后驱版:单电机 235kW,磷酸铁锂电池,CLTC 续航 820km,最高时速 240km/h。
- 四驱版:双电机(前 220kW + 后 288kW),三元锂电池,CLTC 续航 760km,极速 253km/h。
- 充电技术:支持 800V 高压快充,充电 10 分钟补能 400km(需配合小米自建超充桩)。
3. 智能驾驶与安全
- 硬件配置:
- 标准版:纯视觉方案(无激光雷达),11 颗摄像头 + 5 颗毫米波雷达。
- 高配版:搭载激光雷达(可能为禾赛 AT128)+4D 毫米波雷达,支持城市 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
- 软件系统:Xiaomi Pilot 3.0,支持 L2++ 级辅助驾驶(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红绿灯识别),L3 级功能待法规开放后 OTA 解锁。
- 安全争议:此前 SU7 事故暴露纯视觉方案在夜间复杂场景下的局限性,YU7 高配版激光雷达的加入或提升安全性。
4. 供应链与产能
- 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比亚迪弗迪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双供应商策略保障产能。
- 工厂建设:北京工厂产能持续爬坡,武汉第三工厂(智能家电为主)预计 2025 年 9 月投产,初期不直接影响汽车生产。
- 交付压力:SU7 订单积压超 15 万辆,YU7 上市后可能面临交付周期延长(参考 SU7 标准版等车 43-46 周)。
三、市场定位与竞争分析
1. 价格策略
- 后驱版:预计 23 万 - 25 万元,直接对标 Model Y 后轮驱动版(预计涨价至 26 万)。
- 四驱版:顶配或突破 30 万元,与智己 LS6、阿维塔 07 等国产竞品竞争。
- 性价比优势:续航(820km vs Model Y 719km)、动力(691 马力 vs Model Y 450 马力)、智能配置(激光雷达选装)更优。
2. 风险与挑战
- 品牌溢价:小米在高端市场的认可度仍需提升,顶配版或面临传统豪华品牌(如宝马 iX3)的竞争。
- 产能瓶颈:若 YU7 订单火爆,可能加剧交付压力,影响用户体验。
- 安全信任:SU7 事故后,消费者对小米智驾系统的信心需通过 YU7 的实际表现重建。
四、用户关注热点
1. 续航与充电
- 实际续航:CLTC 820km 为理论值,冬季高速续航(-10℃)测试中,雷军驾驶 YU7 行驶 1310 公里,平均时速 100km/h,充电 2 次,表现优于预期。
- 补能网络:小米计划 2025 年建成 500 + 座超充站,覆盖一线城市和高速服务区,缓解里程焦虑。
2. 智能座舱
- 澎湃 OS 车机系统:支持手机 / 平板 / 家居无缝控制,AI 语音助手 “小爱同学” 可识别复杂指令(如 “打开车窗 30% 并导航到最近充电站”)。
- 多设备互联:UWB 数字钥匙实现手机贴近车门自动解锁,车家联动功能(如到家前自动开启空调)提升便利性。
3. 预订与交付
- 预订渠道:小米汽车官网、小米商城 APP 已开放 YU7 意向登记,但具体预订时间尚未公布。
- 交付时间:预计 2025 年 Q3 开始交付,首批用户或需等待 3-6 个月。
五、总结与建议
小米 YU7 凭借超长续航、高性价比和生态整合,有望在中高端纯电 SUV 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若定价能控制在 23 万以内,且产能稳定,或复制 SU7 的爆款表现。然而,智能驾驶安全争议与交付压力仍是潜在风险。对于消费者,建议关注官方发布的预售政策(如电池租赁方案、免费充电权益),并优先选择高配版(激光雷达 + 三元锂电池)以获得更全面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