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数据与市场地位
- 销量规模:
- 2 月小米 SU7 以 23,728 辆的成绩占据中大型车市场 24.65% 的份额,远超第二名比亚迪汉(10,444 辆)和第三名奥迪 A6L(10,333 辆)。
- 前两个月累计销量达 46,625 辆,为全年 30 万辆目标奠定了基础。
- 增长动力:
- 产品力优势:小米 SU7 凭借 21.59 万 - 29.99 万元的定价覆盖主流消费区间,结合 “人车家全生态” 战略,与小米智能家居、手机等设备深度联动,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 产能提升:小米汽车工厂 2025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 35 万台,较 2024 年的 13.68 万辆大幅增长,供应链能力显著增强。
- 高端化突破:2 月 27 日上市的小米 SU7 Ultra(标准版 52.99 万元)首销 9 万元权益延续至 4 月 30 日,大定突破 1.5 万辆,进一步巩固了高端市场形象。
市场环境与竞争格局
- 春节影响:
- 2 月上旬受春节假期影响,全国乘用车零售量同比下降 31%,但小米 SU7 通过节后促销实现销量逆势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市场韧性。
- 新势力对比:
- 小鹏汽车以 30,453 辆位居新势力榜首,同比增长 570%,但其主力车型为 MONA M03 等小型车;小米 SU7 则在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 鸿蒙智行全系 2 月交付 21,517 辆,小米 SU7 单车型销量已超越其总和,凸显爆款效应。
- 传统豪华品牌承压:
- 奥迪 A6L、奔驰 E 级、宝马 5 系等传统豪华车型虽仍居销量前十,但增速普遍低于 10%,新能源车型对燃油车的替代效应显著。
行业意义与未来展望
小米 SU7 的持续热销标志着其成功跻身新能源汽车第一梯队,其 “技术普惠 + 生态联动” 的模式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参考。不过,尽管销量亮眼,小米汽车 2024 年仍面临平均每辆车亏损约 4.53 万元的挑战,未来需在规模扩张与盈利平衡之间找到更优解。随着小米 YU7 等新车型的上市,其在轿车市场的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而 35 万台的年交付目标能否实现,将成为检验其供应链与市场运营能力的关键。
